朱希周(1474—1557)明吴县(今江苏苏州)吴趋里人,原籍昆山。原名璞,字懋忠,号玉峰。朱文长子。弘治九年(1496 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十六年以纂修《会典》功升侍读,充经筵讲官。正德元年(1506 年)以忤宦官刘瑾降修撰,以修《资治通鉴纂要》《孝宗实录》功复原官。十一年升侍读学士,十四年擢南京吏部右侍郎,改北京礼部右侍郎,转左侍郎。嘉靖四年(1525 年)迁南京吏部尚书,六年致仕,隐居苏州阳山。论学务实,书法极谨细,盛德为天下师表。卒赠太子太保,谥恭靖。葬于阳山先茔。著有《明伦大典》《恭靖集》等。 朱希周1473—1556明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状元。昆山(今属江苏)人,后徙吴县,字懋忠,号玉峰。举丙辰科进士,孝宗喜其姓名,擢为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讲,充经筵讲官。后预修《孝宗实录》,书成,进侍读学士,擢南京吏部右侍郎,历礼部右侍郎。嘉靖三年(1524)议“大礼”,数次疏谏皆留中,遂与诸臣跪伏左顺门以请。帝大怒,命其待罪。四年,迁南京吏部尚书。六年大计京官,南京六科无黜者,因而被攻击为有意包庇。遂力称疾乞休。居家三十年,中外论荐者三十余疏,竟不复起。学行纯笃,居官守正,不妄取予。卒谥恭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