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木梯寺石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木梯寺石窟 木梯寺石窟石窟寺。位于今甘肃武山县城西南35公里的马力乡杨家坪村石渭山。山巅有横跨九梁十沟的一片寺院,传说原凭数丈木梯攀登入寺,故名。山北面有一铁门,可沿盘山小路由此入寺。据明代《重建木梯寺序》载,该寺初建于汉,自汉迄唐,历代经营,明洪武、万历年间两次重修。相传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寺内现存石窟18个,殿宇四座,塑像80余尊,壁画2100平方米。窟形有方形平顶、人字坡顶、四面坡顶、穹庐顶、矩形顶等。塑像多为石胎泥塑。塑像保存较好的有5、7号窟,内有释迦牟尼、燃灯诸佛,文殊、普贤诸菩萨,有护法神、罗汉、供养人等,造型优美生动。大佛阁还有14米高的大佛一尊。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鲁班山石窟 铁笼山石窟 ☛ 木梯寺石窟 木梯寺石窟石窟寺。位于今甘肃武山县城西南35公里的马力乡杨家坪村石渭山。山巅有横跨九梁十沟的一片寺院,传说原凭数丈木梯攀登入寺,故名。山北面有一铁门,可沿盘山小路由此入寺。据明代《重建木梯寺序》载,该寺初建于汉,自汉迄唐,历代经营,明洪武、万历年间两次重修。相传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寺内现存石窟18个,殿宇四座,塑像80余尊,壁画2100平方米。窟形有方形平顶、人字坡顶、四面坡顶、穹庐顶、矩形顶等。塑像多为石胎泥塑。塑像保存较好的有5、7号窟,内有释迦牟尼、燃灯诸佛,文殊、普贤诸菩萨,有护法神、罗汉、供养人等,造型优美生动。大佛阁还有14米高的大佛一尊。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鲁班山石窟 铁笼山石窟 ☛ 木梯寺石窟 木梯寺石窟位于马力乡石渭山。石窟开凿于半山腰,离地面成千尺,为横跨九梁十沟的山巅寺院。寺院周围危崖绝壁,峡谷深邃,绿树环抱,仅北面有山门可通。山寺宛若碧玉明珠镶嵌在万绿丛中,故名林寺。旧时入寺,全靠绝壁处架有数丈高的木梯,所以又称木梯寺。这里为武山著名胜景之一,具有“殿宇邻峭壁,精舍绕层荫”的迷人意境。寺内现存殿宇4座,窟龛14个,造像78尊,壁画234幅。其中尤以5、7两窟保存最完好,规模也最大。窟有方楣穹窿顶、方形平顶、四面坡顶等。石窟的建造年代待考。明代重建有记,谓初建于汉。从现存窟龛造像风格看,有一部分颇具北魏、唐代雕塑艺术特征,是研究我国石窟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 ☚ 水帘洞石窟群 武山温泉 ☛ 木梯寺石窟 木梯寺石窟北魏至清代石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山县马力镇杨坪村北柏林山上,为武山县“八景之一”。建在柏林山九梁十沟之中,长约 500 米。山上茂林叠翠、松柏倒挂,殿宇临崖靠壁,精舍环绕层荫,古寺依山构造,四周悬崖绝壁,仅北侧有一铁山门可通寺内。传原绝壁处设一数丈高木梯可举入寺内,故名木梯寺。木梯寺相传建于秦汉,现有洞窟 18 个,殿堂 4 座,各时期造像 80 余尊,壁画 230 幅,2100 平方米,现存泥塑最早为西魏,而宋代造像最为精美完整,其中以 5、7 号窟为代表,另有 17 号窟唐代大佛为甘肃十大造像之一,最晚延续至清代、民国。取材之丰富,内容之广,雕饰之多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除石窟外,古建筑有玉皇阁、三宫殿、无量殿、菩萨殿、雷神庙、大佛阁等,大都依山临谷、因势起屋,极具匠心。 木梯寺远眺 ☚ 仙人崖石窟 华盖寺石窟 ☛ 木梯寺石窟 木梯寺石窟位于武山县马力乡杨家坪村石渭山。山巅原有横跨九梁十沟的寺院, 四周为悬崖绝壁,仅北侧有一山门,设数丈木梯供攀登入寺,故名。据明代《重建木梯寺序》载:寺初建于汉,自汉至唐,历代经营,内有10殿9洞2砖塔。现存殿宇4座,窟龛18个, 塑像80余身,壁画234幅面积约2 100平方米。窟形有方形平顶、人字坡顶、四面坡顶、穹庐顶等。塑像多为石胎泥塑,保存较好的有5、7、9号窟, 塑有释迦牟尼、燃灯诸佛, 文殊、普贤诸菩萨,及力士、罗汉、供养人等。造型古朴,技艺精湛,一部分保存有北魏、唐代艺术特征。大佛阁内还有14米高的大佛一尊。殿宇建筑依山临谷,因势起屋,极具匠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显圣寺石窟 官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