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木板大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

曲艺曲种。相传形成于清雍正年间。初为坐唱形式,演唱者左手执木板,右手持扁鼓,另植一棍子于地,棍上按一拴以绳子的梆子,绳系于脚上。演唱时手击鼓板、脚踏绳击梆子为节拍。有说有唱,唱词为七言韵文,唱腔单调平直,多演唱中篇书目。后废梆子,增一小三弦伴奏。因流行于河北河间一带,当时称为“河间木板大鼓”。另在沧县一带也有相似的木板大鼓,称为“沧州木板大鼓”。约于清末,两支木板大鼓进入北京、天津演出,因其乡土语音较重,被称为“怯大鼓”。经胡十、霍明亮、宋五改革,改为站唱,吐字发音向京、津语音靠近,被称为“卫调大鼓”。继经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等在语音、唱腔等的创造发展,形成为京韵大鼓。

☚ 大鼓   西河大鼓 ☛
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又名“鼓子快书”,地方色彩浓厚,是河北省中部石家庄地区最流行的曲种。其产生年代尚无实据可查,据知近百年来就有了驰名艺人赵老万(艺名“大老鸹”)。这种曲艺形式是吸收了冀中民歌及当地做买卖“吆喝”等曲调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起初在深泽、无极、藁城等县广大农村流行,后来普遍到冀中各县,以及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山西、河南等省也有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腔简练有力,富有健康活泼的地方色彩。演唱时可以单口唱,也可以对口唱,伴奏只用木板和一面小鼓,不用其他乐器,学习起来比较方便,因而容易在广大群众中进行推广普及,其传统节目均系中篇(老百姓习称“八回书”),如《响马传》等。

☚ 乐亭大鼓   评书 ☛
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

曲艺曲种。流行于鲁中,鲁西北及鲁北等地,约有百余年历史。演出时,演员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键击矮脚书鼓,无弦索伴奏。一般多系西河大鼓、山东大鼓改口,在原唱腔基础上自由演唱。腔调简单,节奏明快,稍有大甩腔。故而人各异调,差别较大。主要书目亦多来自原曲种,亦无世代相传的独有门户。较有名的艺人有济南黄春源、石振邦,阳信李福增、李荣德,聊城李同生,夏津张振武等。

☚ 不要杀他   木皮子鼓词 ☛
000020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