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宋词篇名。张先作。《苕溪渔隐丛话》引《古今词话》云:“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嬾起,簾压捲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清朱彝尊更欣赏本词末二句,“张子野寒食词‘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余尝叹其工绝,在世所传‘三影’之上”(《静志居诗话》)。这首词以遗貌取神的手法,写出柳絮的神韵,空灵蕴藉,写出处境的宁静和心情的恬适。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宋)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①,笋柱秋千游女并②。芳洲拾翠暮忘归③,野秀踏青来不定④。行云去后遥山暝⑤,已放笙歌池院静⑥。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湖州位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秦时称乌程,三国时为吴国吴兴郡治,隋置湖州,治仍在吴兴县。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此词是作者86岁时退居湖州时所作,可视为当时湖州一带寒食节的风俗画。前人则多欣赏末两句,以为写月光下柳絮暗飘,体现出一种深幽的意境,极其工绝,甚至超过作者著名的“三影”名句。 【作者】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明道元年(1032)为宿州掾,后知吴江县、永兴军、渝州、虢州,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晚年往来于杭州、湖州间,以渔钓自适,优游以终。诗擅名一时,以善用“影”字著名,称“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也能诗,有《张子野词》等。 【注释】 ①龙头舴艋:古代竞渡时经常使用的一种轻快的小龙船。吴儿:吴地的青少年。②笋柱秋千:竹子做的秋千架。并:此形容面对面地站在一块秋千板上打秋千。③拾翠:原意是捡拾禽鸟落下的羽毛以装点首饰。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此泛指少女游春活动。④秀野:美丽的原野。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春晚绿秀野。”⑤此句言游春女子天晚散去。⑥放:停止,结束。古代歌舞百戏演出,呼其来时称“勾队”,遣其去时称“放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