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


 《有的人》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短诗。长期以来,这首诗被多种语文教材所选用,其生命力之强大与永久,已为历史所证明。何以在诸多歌颂鲁迅的诗歌中,这首诗能够独树一帜、广为传诵?这不仅是因为热情歌颂了鲁迅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更因为诗人通过对鲁迅高风亮节的赞扬揭示了人生的价值,蕴含着如何做人的哲理。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这是统率全诗的总纲。诗人一落笔就抓住“人生”这一重大课题,用“活”与“死”进行鲜明的对比,对两种人的生与死进行了不同的评价。所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是指有的人虽然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是活着,但他们于社会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因而为世人所不齿,无异于行尸走肉。所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指像鲁迅那样的人,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虽然死了,但由于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永远为人们所铭记,因而是虽死犹生。由于这节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已形成格言式的警句,载入人们的口碑。
 第二部分,诗人用三小节诗对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进行了对比: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 自诩“伟大”,有的人甘心“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是从对人民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进行对比。有的人作恶多端,却勒石留名梦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在社会斗争的“烈火中献身”,这是从对待个人名利方面进行对比。有的人为了自己的权势和利益不惜置别人于死地,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这是就生活目的不同所进行的对比。在上述对比中,虽然没有明提鲁迅的名字,但由于鲁迅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和一本著名的散文诗集《野草》,所以熟悉鲁迅作品的读者仍可以从诗中意会到诗人是在通过两种人的对比赞扬鲁迅的伟大人格。
 第三部分,分承第二、三、四节,诗人又用三小节诗交代两种人的不同结局,通过对比进一步揭示了两种不同人生的价值。历史已经证明,那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而又梦想“不朽”的人,最后的下场是身败名裂;而像鲁迅那样“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愿作野草的人,却永远为人民所爱戴、所纪念,留下了永世不朽的英名。
 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通篇采用对比,使丑者更见其丑,美者更见其美;通过两种人的互相映衬,更加突出了鲁迅的伟大形象。
 这首诗的结构,非常严谨。通观全诗,第一部分是纲,第二、三部分是目,纲因目而立, 目以纲得张。就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关系看,由于前后呼应,承接分明,从而使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因果联系得以充分的揭示,有力地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