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有关于美育的名言名句大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有关于美育的名言名句大全

 吾人急应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剧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
 

——蔡元培《对于学生的希望》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
 

——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


 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
 

——叶圣陶《小学高级学生用<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要旨》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 启发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刘海粟《审核新学制艺术科课程纲要以后》


 美育是优美情操的培养。有优美的情操,自然不屑为恶,不屑与污浊为仁,不屑作奸犯科。
 

——《罗兰小语》


 一个人的格调并不全是与生俱来,它需要后天的陶冶与净化。这陶冶与净化的教育也就是所谓美育。
 

——《罗兰小语》


 审美教育,应是一种娱乐的教育。
 

——江曾培《为了创造欣赏美的大众》


 绝大数哲人,以及最伟大的人物,都通过对美的欣赏和沉思来补偿学校教育,并获得智慧。
 

——[法国]蒙田《人生随笔》


 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英国]《培根论人生》


 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德国]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帮助一个学生去发现他的主观形状与色彩就是帮助他去发现自己。
 

——[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


 我们所理解的美育,是培养学生去知觉、感受和正确地了解自然、艺术与社会生活之美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对美的爱好并在创造性的活动及日常生活中体现美的能力。
 

——[苏联]凯洛夫《教育学》


 美育的本质,不仅是培养对于作品外形的知觉能力,而且也在于发展印象的再现、分析、联想以及回忆以往体验的能力。
 

——[苏联]凯洛夫《教育学》


 幼儿美育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应由他累积一些使他感觉愉快的一定鲜明的、个别的审美印象。
 

——[苏联]凯洛夫《教育学》


 美的尺度对于教育工作的成功也是需要的。
 

——[苏联]列·符·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


 在课堂上看图——看优秀画家的特别是古典艺术家的图画,会带来许多益处。这些图画的内容的丰富和深刻、表现手法的多种多样、色调变化的精细微妙,都是儿童精神成长的、包括其在言语发展方面的进步的源泉之一。
 

——[苏联]列·符·赞科夫《论小学教学》


 学生的审美发展却具有多方面性,这里有文学,有造型艺术,还有音乐。而寓于一切之中,高于这一切的乃是生活。
 

——[苏联]列·符·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


 美育的这个领域带有很强的个人的、个别化的性质。没有单独的、个人的情感,就没有审美素养。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一个人以后美感和情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时期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


 我感到可惜的是,我们的初等教育对美术太不重视。那些低年级的儿童具有最强的接受能力。
 

——[美国]理查·司契米德《理查·司契米德画人体》


 培养儿童的美感,就是要使他们能从周围环境中不断地发现美和奇迹。
 

——[美国]梅斯基、纽曼《幼儿创造性活动》


 要慎重对待少年所听到的音乐节目。杂乱的无思想性的音乐无助于培养少年的和谐的情感。他需要的是增强信心和召唤斗争和劳动的音乐。
 

——[苏联]斯瓦德科夫斯基《教育学》


 一个广博而周全的人的教育规划,必须考虑: 及早设唱歌、图画、彩色画及造型等课,并把它们当作学校的严正目标看待,极力防止流入专断、烦琐和幻想等不合理情况。
 

——[德国]福录培尔《人的教育》


 绘画的官能,正如语言的官能,不论儿童或成人,都是天生的,都同样迫切要求发展和培养。
 

——[德国]福录培尔《人的教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