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草履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草履蚧giant mealy bugs吸食果木汁液的蚧虫。同翅目,硕蚧科。雌成虫体形如草履,个体硕大,触角一般8、9节,节上多粗毛,足粗壮,腹气门7对,脐斑3个。体多毛,沿体边缘的毛较大。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和古北区(见昆虫区系)。包含19个种,中国常见2种,是多种经济林木和果树的重要害虫。
卵长约1毫米,圆形,土黄色,产于绵状卵囊内。华北年生1代。以卵在根茎四周的土缝、土层中或石块下越冬。1月下旬或2月上旬开始孵化,孵化历期一个多月,2~3月开始出土,寄主萌芽时若虫已大量上树为害,多聚集于小枝芽旁以及主干缝隙柔嫩处刺吸树体汁液,4、5月为害加重。雌虫不固定,可爬动为害。雄若虫经两次蜕皮,于5月上旬多集中于根际3~7毫米深的土缝里,少数在老树粗皮裂缝中,进入前蛹和蛹期。前蛹分泌绵絮状蜡质物,化蛹其中。蛹期约10天。雄成虫于5月中旬出现,交配后不久雌虫陆续下树入土,在5~7厘米深土缝、石块下产卵于卵囊中,越夏过冬。天敌有暗红瓢虫、红环瓢虫都曾用以控制草履蚧。日本还有寄生蝇一种。 桑草履蚧 学名Drosicha contrahans Walker。分布于斯里兰卡及中国华南、华东和华中。寄主植物有桑、木麻黄、乌桕、柑橘、荔枝、龙眼、梨、蚕豆、木豆、白玉兰等,桑和木麻黄受害甚烈。雌成虫体长11~13毫米,椭圆形,背面稍隆起,多绉纹,背面赤黄,边缘橘黄,密生灰白色毛。触角及口器黑色,触角8节,有毛。雄成虫体长3~4.5毫米,紫红色,翅一对,黑色,触角10节,生有轮毛。头紫红,前胸紫红有二黑纹,腹末有两对发达的尾瘤。卵长约1毫米,淡黄色,卵囊绵状扁长筒形,或呈不规则形。发育经过与前种相似。浙江一年生1代。以卵越冬。1月下旬开始孵化,先密集于桑株主干下部,在桑树发芽前先后爬往一年生枝条上为害。雄虫在树干裂缝中作蜡质茧化蛹,5月上旬羽化,交配后雌虫于5月下旬逐渐下树入土分泌卵囊,产卵其中。福州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极少数3龄若虫在枝干上越冬。冬季和暖之日还会稍微爬行,4月中旬成虫爬至地下3~5厘米土缝里或树干裂缝内分泌卵囊产卵。老成虫随即死亡。6月底7月初新若虫孵化上树,常数十群集于小枝干上为害,2龄以后稍分散。11月中起变为成虫,多栖息于粗大枝干上或树杈处,就在这些场所越冬。受害木麻黄树枝梗枯黄,甚至死亡。 宜保护利用瓢虫; 成虫入土爬至树干基部时,喷药除治,挖除土中成虫和卵; 于新若虫孵化上树前在树干涂胶阻止若虫上树,或在若虫集中树梢为害阶段喷药防治,适用农药有石油乳剂,松脂合剂,水胺硫磷等。 草履蚧giant mealy bugDrosicha corpulenta(Kuwana),又称草履硕蚧。昆虫纲,同翅目,硕蚧科。是多种经济林木和果树的重要害虫。中国分布于华北、华东,俄罗斯,日本也有分布。寄主有柿、核桃、苹果、梨、桃、柑橘等果树及多种林木。雌成虫体长约10 mm ;无翅;体扁平椭圆形,背面稍隆起,赤褐色,被有白色蜡粉;腹部背面有横皱褶。雄成虫体长5~6 mm;翅1对,淡黑色;触角黑色,念珠状,上生细长毛;腹末端有4个较长的突起。若虫与雌成虫相似,体小色深。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下土壤中、杂草下,土面缝隙等处越夏后,冬季孵化为若虫。若虫孵化后,暂居于卵囊,随温度上升,开始出土上树为害。初夏雌虫开始下树,在土中或石块下,分泌白色卵囊,将卵产于其中,越夏越冬。可于秋冬季结合中耕施肥拾毁挖除土中卵囊;在树干基部涂黏虫胶带,阻杀若虫上树为害;保护利用天敌以及喷洒农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