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曾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曾布1036—1107

北宋大臣。曾巩弟。字子宣,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任宣州司户参军、怀仁令。熙宁二年(1069年)上书论为政之本有二:厉风俗、择人才,与王安石政见大致相同,得到神宗赏识,参与制定青苗、助役、保甲、农田等新法。迁翰林学士兼三司使,为王安石实行改革的重要助手之一,与韩琦等保守派极力争辩。熙宁七年因见神宗动摇,他便攻击市易法是“挟官府而为兼并之事”,主张根究市易司“违法”。激怒王安石,被免职,造成变法派内部的分裂。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亲政,他极力赞扬宰相章惇,谋与章惇同执政,但仅被任为同知枢密院事,心怀不满,转而攻击章惇。徽宗继位,他任右相,排挤左相韩忠彦,独掌大权,主张调和新旧两党之矛盾。后蔡京为左相,他被排挤,多次遭贬责、放逐,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

7

(词)宋·曾布

义城元靖贤相国,喜慕英雄士,赐金缯。

闻斯事,频叹赏,封章归印。

请赎冯燕罪,日边紫泥封诏,阖境赦深刑。

万古三河风义在,青简上、众知名。

河东注,任流水滔滔,水涸名难泯。

至今乐府歌咏。

流入管弦声。

(词)宋·曾布

袖笼鞭敲镫。

无语独闲行。

绿杨下、人初静。

烟淡夕阳明。

窈窕佳人,独立瑶阶,掷果潘郎,瞥见红颜横波盼,不胜娇软倚银屏。

曳红裳,频推朱户,半开还掩,似欲倚、咿哑声里,细说深情。

因遣林间青鸟,为言彼此心期,的的深相许,窃香解佩,绸缪相顾不胜情。

(词)宋·曾布

说良人滑将张婴。

从来嗜酒,还家镇长酩酊狂酲。

屋上鸣鸠空斗,梁间客燕相惊。

谁与花为主,兰房从此,朝云夕雨两牵萦。

似游丝飘荡,随风无定。

奈何岁华荏苒,欢计苦难凭。

唯见新恩缱绻,连枝并翼,香闺日日为郎,谁知松萝托蔓,一比一毫轻。

(词)宋·曾布

一夕还家醉,开户起相迎。

为郎引裾相庇,低首略潜形。

情深无隐。

欲郎乘间起佳兵。

授青萍。

茫然抚叹,不忍欺心。

尔能负心于彼,于我必无情。

熟视花钿不足,刚肠终不能平。

假手迎天意,一挥霜刃。

窗间粉颈断瑶琼。

(词)宋·曾布

凤凰钗、宝玉凋零。

惨然怅,娇魂怨,饮泣吞声。

还被凌波呼唤,相将金谷同游,想见逢迎处,揶揄羞面,妆脸泪盈盈。

醉眠人、醒来晨起,血凝螓首,但惊喧,白邻里、骇我卒难明。

思败幽囚推究,覆盆无计哀鸣。

丹笔终诬服,圜门驱拥,衔冤垂首欲临刑。

(词)宋·曾布

向红尘里,有喧呼攘臂,转声辟众,莫遣人冤滥、杀张室,忍偷生。

僚吏惊呼呵叱,狂辞不变如初,投身属吏,慷慨吐丹诚。

彷佛缧绁,自疑梦中,闻者皆惊叹,为不平。

割爱无心,泣对虞姬,手戮倾城宠,翻然起死,不教仇怨负冤声。

(词)宋·曾布

魏豪有冯燕,年少客幽并。

击球斗鸡为戏,游侠久知名。

因避仇、来东郡。

元戎留属中军。

直气凌貔虎,须臾叱咤风云。

凛凛坐中生。

偶乘佳兴。

轻裘锦带,东风跃马,往来寻访幽胜。

游冶出东城。

堤上莺花撩乱,香车宝马纵横。

草软平沙稳。

高楼两岸春风,语笑隔帘声。


1

(词)宋·曾布

江南客,家有宁馨儿。

三世文章称大手,一门兄弟独良眉。

籍甚众多推。

千里足,来自渥洼池。

莫倚善题鹦鹉赋,青山须待健时归。

不似傲当时。

曾布

曾布

字子宣,曾巩弟,宋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熙宁年间曾与吕惠卿共创青苗等新法。徽宗时为右仆射,与蔡京不合,为京构陷,贬舒州司户。见《宋史》四百七十一卷。

☚ 都御史   钤了关防 ☛
曾布

曾布1035—1107

字子宣,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嘉祐二年(1057),与兄巩同登进士第。任宣州司户参军、怀仁令。神宗时,除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与吕惠卿共创青苗、助役、保甲、农田、水利之法,进翰林学士兼三司使。元祐初,以龙图阁学士知太原府,历知真定、河阳及青、瀛二州。绍圣初,擢知枢密院事,赞章惇绍述甚力。徽宗立,以定策功,拜尚书右仆射,复与蔡京不相容,责授舒州司户。大观元年卒于润州,年七十三,谥文肃。《宋史》入之《奸臣传》。《东都事略》有传。《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有辑自宋《实录》残佚的《曾文肃公布传》。周明泰撰有《曾子宣年谱》。《全宋词》据《玉照新志》卷二、《挥麈馀话》卷一录其词八首。

☚ 张舜民   魏玩 ☛

曾布

 北宋大臣。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字子宣。年十三而孤。嘉祐时,与兄曾巩同登进士。熙宁初,以韩维、王安石荐,上书言为政之本。神宗召见,颇合意。任集贤校理。初坚持变法,受王安石信任,与吕惠卿共创青苗、助役、保甲、农田之法。一时引起保守派反对。他上疏陈述,欲使神宗坚定变法意图,一心任用安石。骤见拔用,遂修起居注、知制诰,为翰林学士兼三司使。熙宁七年(1074年)大旱,保守派乘机进攻。他见神宗变法动摇,就反对市易法,攻击吕嘉问以市易法搜括,忤王安石。引起变法派的分裂。吕惠卿为相,以其沮新法,黜知饶州(今江西波阳)。元丰末,复翰林学士,迁户部尚书。哲宗亲政,章惇当权,他任同知枢密院事。赞助“绍述”甚力。希章惇引荐为同省执政,惇忌之,只荐为居枢府,因此逐渐与章惇不和。又上奏说:“天子掌权,不可倒持,现在朝廷从上至下,知畏宰相,不知畏陛下,我如不言,谁敢言?”其意欲排挤惇而未能。哲宗死,附合向太后意立徽宗,章惇有异议,他当面呵斥使其听从向后意。徽宗时,被任为右仆射,主张调和新旧两派。左仆射韩忠彦罢职,他独当国政,渐进“绍述”之说。后被蔡京排挤,屡被放逐,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
曾布

曾布1035—1107

字子宣,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曾巩弟。嘉佑初进士,累官户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拜尚书右仆射,后出知润州,入党籍,连遭贬逐,卒,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文肃。今存词八首,《玉照新志》卷二所录其〔水调歌头〕排遍七首,为联章体,叙唐冯燕事,情节委婉,首尾起伏皆备。

☚ 张舜民   魏夫人 ☛
曾布

曾布

都御史。小说中为曾孝序之父(第四十八回)。按:宋臣曾布为曾巩之弟,南丰人,嘉祐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进翰林学士,兼三司使等。徽宗时为右仆射,与蔡京不相能,被排挤放逐,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宋史》卷四七一入“奸臣传”。

☚ 陈郎中   曾孝序 ☛

曾布1036~1107

字子宣,宋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与其兄曾巩同为嘉祐进士。神宗时任集贤校理,与吕惠卿等协助王安石变法,参与制定青苗、免役、保甲、农田水利等新法。进为翰林学士兼三司使。熙宁四年(1071)上书以“刑统义理多所未安”为由,建议重修刑统,未被采纳。在立法、司法方面,他反对自秦汉以来对盗罪的“以赃论罪”的判刑原则,主张应以犯罪情节、手段、后果等诸种因素,全面衡量以定罪量刑。主张恢复肉刑。熙宁七年(1074),因斥吕嘉问以市易法搜刮民财,忤王安石,被贬往饶州(今江西鄱阳)。元丰未年,复翰林学士职。徽宗立,任尚书右仆射,因与蔡京不相容,屡被贬逐,后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市)。

曾布1036~1107

北宋政治家。字子宣,建昌军南丰 (今属江西) 人。曾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立法上,主张修改《宋刑统》,建议删去刑统疏议中一些 “繁长鄙俚及今所不行”的规定。恢复肉刑以代替部分死刑。在司法上,主张定罪量刑应全面考虑犯罪的各种情节,如犯罪使用的工具和手段等。他的建议大多未被采纳。

曾布

106 曾布1036—1107

北宋大臣。字子宣,南丰 (今江西南丰) 人。嘉祐进士。1069年因韩维、王安石荐,渐见拔用。与吕惠卿协助王安石制定青苗、助役、保甲、农田水利等法,为翰林学士兼三司使。后见神宗怀疑新法,就否定市易法,引起变法派分裂,被王安石撤职,贬为地方官。哲宗亲政,他复翰林学士,任知枢密院事。徽宗即位,任宰相,主张调和新旧两派,恢复新法。后被蔡京排挤,放逐在外,死于润州 (今江苏镇江)。

☚ 王安右   宋神宗 ☛

曾布1036—1107

北宋大臣。字子宣。建昌军南丰 (今属江西) 人。嘉祐时,与兄曾巩同登进士。熙宁初,为集贤校理。王安石用为三司使,与吕惠卿等制定青苗、助役、保甲、农田水利等法,进翰林学士。后见神宗怀疑新法,即否定市易法,引起变法派的分裂。哲宗亲政,章惇当权,他任同知枢密院事,又攻击章惇、吕惠卿等。徽宗时,任尚书右仆射,主张调和新旧两派,被蔡京排挤,贬为舒州司户。死于润州 (今江苏镇江)。

曾布1036—1107

字子直。宋南丰(今属江西)人。年十三而孤,学于其兄曾巩。嘉祐二年(1057), 兄弟同中进士。熙宁二年(1069),上书请劝农桑、理财政、兴学校、审科举、责吏课、叙宗室、修武备、制远人,颇合神宗之意。三日间五受敕告。与吕惠卿共同制定青苗、助役、保甲、农田水利等法。新法受阻,他否定市易法,导致变法派的分裂。徽宗时,拜相。崇宁元年(1102),受蔡京攻击,被窜岭南。卒于润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