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竹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竹实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竹米(《纲目拾遗》)。 基源 为禾本科刚竹属和箬竹属中一些竹种的颖果。箬竹属在全世界有30余种,中国约18种。 原植物 正品竹实一般为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var.henonis(Mitf.)Stapf(Phyllostachys henryi Rendle),又名甘竹(《广群芳谱》),白竹(江苏),毛金竹(浙江)。其次常开花竹种有篌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 Munro,又名花竹(贵州),枪刀竹(浙江),笔笋竹(广东)及阔叶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Keng)McClure(Arundinana latifolia Keng)的颖果也可应用。 历史 竹实始载于(《本经》),谓:“竹实通神明,轻身益气。”梁陶宏景曰:“竹实出蓝田。江东乃有花而无实。顷来斑斑有实。状如小麦。可为饭食。”宋陈承《本草别说》曰:“今近道竹间。时见开花。 小白如枣花。亦结实,如小麦子。 无气味而涩。江浙人号为竹米。以为荒年之兆。其竹即死”。毕培曦所写(竹的药用价值初探)称:“竹实即花开后结成的颖果,可以益气”。考证历代本草所载竹的形态及分布当以淡竹、篌竹及阔叶箬竹为主;其中淡竹不易开花,花后常枯死;篌竹易开花,而且花后不死,故有称之为花竹;阔叶箬竹颖果最大,江浙一带在荒年时常被村民采食。 余项参见“竹茹”条。 今将阔叶箬竹的主要区别点,简述如下: 阔叶箬竹与淡竹的主要区别为秆每枝常具1分枝,分枝常与主秆同粗;竹叶较长而宽。笋期5~6月。(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15~16页.图6)常生于向阳山坡。 分布于华东、西南及广东、海南、广西地区。。【药性】: 功效 益气,下积。 ❶ 《本经》:“益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煮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