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曹禺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曹禺1910—1996原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 曹禺
曹禺
曹禺1910——原名萬家寶,字小石,湖北潛江人,1910年 (清宣統二年) 生於天津。幼年喜愛文藝。1924年秋,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參加南開新劇團演出活動,並任《南開雙週》戲劇編輯。1928年入南開大學。1929年轉入清華大學外國文學系。1933年完成處女作《雷雨》。大學畢業後,考入清華研究院研究戲劇。不久停學,先後在保定中學、天津河北女子師範學院任教。1936年赴上海復旦大學任教,不久又去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工作。抗日戰争爆發後,隨南京劇專巡回公演,在漢口加入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被選爲理事。1938年2月,隨劇專西遷重慶。1939年又隨劇專遷江安。1946年赴美國講學。 回國後, 撰寫電影劇本《艶陽天》。1949年應邀從上海轉香港至山東; 6月參加全國政治協商會議; 7月出席第一次全國文代會,被選爲中國文聯常委,中國劇協常委,被任命爲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1950年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1953年至1957年,曾訪問日本和印度。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第五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人民文學》、《收獲》編委等。著有《原野》、《日出》、《黑字二十八》 (又名 《全民總動員》)、《脱變》、《北京人》、《正在想》 (改編獨幕劇)、《橋》、《明朗的天》、《膽劍篇》 (與人合作)、《王昭君》等。 曹禺 曹禺1910—1996剧作家。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生于天津。1929年入南开大学,次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发表剧作《雷雨》,轰动文坛。1936年发表《原野》和《日出》,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杰出地位。此后长期在南京国立剧专任教。1941年发表《蜕变》和《北京人》。1942年根据巴金同名小说《家》改编成剧本又取得成功。他的剧作深刻揭露旧社会旧家庭的罪恶,塑造许多典型人物,既有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在艺术上不断创新,技巧圆熟,为我国话剧事业开拓了新的局面。1946年应邀赴美讲学,次年回国,写成电影剧本《艳阳天》。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学院院长等职。创作话剧《明朗的天》、《胆剑篇》(与梅阡、于是之合作)、《王昭君》。有《曹禺选集》《曹禺剧作选》《曹禺文集》。 ☚ 李长之 徐懋庸 ☛ 曹禺 曹禺1910.9.24——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人,生于天津。青少年时代在天津度过。1924年进入南开中学读书,担任过校刊《南开双周》的戏剧编辑,参加了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的《国民公敌》和《娜拉》等。1928年升入南开大学经济系,翌年又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阅读了大量的世界著名剧作,大大地开阔了艺术视野。曾改编了外国剧作《争强》、《马面计》,翻译了《太太》、《冬夜》、《罪》。1933年写出了多幕剧《雷雨》,震撼了剧坛。同年大学毕业后,升入清华研究院当研究生,专事戏剧研究。1935年发表了著名剧本《日出》,被称为三十年代畸形都市社会的一面镜子。《雷雨》、《日出》以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大城市上层社会的腐朽生活为题材,无情地揭露和抨击了黑暗的旧制度,预示了它行将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又寄希望于未来。《雷雨》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富有生动个性的典型形象,以其紧张而又错落有致的故事情节和个性化而又富于魅力的语言,揭示出封建制度根深蒂固的传统力量,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和卑劣的灵魂,反映着社会的底层正汹涌着反抗的浪潮,预示了旧制度的必然灭亡。《日出》把悲剧、喜剧和抒情结合起来,用丰富的戏剧色彩来反映复杂的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更为成熟,并且因此获得了《大公报》1937年的文艺奖金。1936年离开天津到复旦大学任教,不久又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讲授《剧作》和《现代戏剧与戏剧批评》。同年写成多幕剧《原野》,它标志着作者的创作视野进一步开阔,反映了农村阶级压迫的某些现实状况。它还表现了作者已经纯熟地掌握了戏剧艺术的规律和技巧。抗战爆发后,随学校巡回公演到长沙。后又西迁至重庆。1938年任国立戏剧学校教务主任。为迎接第一届戏剧节,和宋之的合作制作了《黑字二十八》(又名《全民总动员》)。1939年创作《蜕变》,洪深曾把该剧列为“十部必须阅读的抗战剧本”之一。1940年创作《北京人》,这是作者建国前戏剧创作的高峰,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此剧以浓郁的民族风格,显示了作者在民族化、群众化道路上的巨大成功。1942年,将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改编成同名话剧。1943年,翻译莎士比亚的《柔蜜欧和幽丽叶》。1946年,和老舍应邀去美国讲学。1947年创作电影剧本《艳阳天》,揭露了抗战胜利后的社会现实依然是汉奸横行的黑暗世界。1949年,从上海飞往香港,再乘船到达解放区。建国后,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北京文联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人民文学》、《收获》编委,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1951年曾对《雷雨》、《日出》作了较大的修改。1954年创作以知识分子改造为题材的话剧《明朗的天》。1950年与梅阡、于是之合作完成了历史剧《胆剑篇》的创作,剧本的风格雄浑沉着,笔势健举,在史诗般的悲壮历史画面中闪耀着磅礴的时代精神,表现出伟岸的民族气魄,具有浪漫主义的气息。这以后,着手历史剧《王昭君》的创作准备工作,但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直到1979年才完成了这部剧作。作者的现实主义戏剧艺术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有着自己对现实的独特见解,作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在话剧史上形成了一个流派。他的剧作广泛摄取融化中外戏剧精华,对中国话剧民族化作出了贡献,无论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都起过很好的作用。他的戏剧艺术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 黄宗江 崔嵬 ☛ 曹禺 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学生时代起便刻苦钻研中外文学,积极参加戏剧活动。1934年发表处女作《雷雨》,轰动剧坛,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一个标志。后创作《日出》、《北京人》等,风格更趋成熟。解放后发表过剧作《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曹禺剧作家。1910年9月24日生,1996年去世。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自幼爱好戏剧。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参加《吝啬鬼》(《悭吝人》)、《国民公敌》、《娜拉》等外国名剧的演出,并开始从事戏剧创作。1928年升入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完成第1部剧作四幕剧《雷雨》的创作,一鸣惊人。1934年,到天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任教授。1936年创作四幕剧《日出》。同年秋,到南京国立戏剧学校任教。1937年,创作三幕剧《原野》。抗战爆发后,随剧校转移到汉口、重庆、江安,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并继续从事创作。1939年,创作四幕剧《蜕变》。1940年,完成其巅峰之作三幕剧《北京人》。1942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四幕话剧。1944年翻译出版《罗密欧与朱丽叶》,1948年发表电影剧本《艳阳天》。1946年到上海,应美国务院邀请,同老舍一起赴美讲学1年。1947年,任上海文华影业公司编导,创作并导演了电影《艳阳天》。1949年后,先后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主席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为第1~6届全国人大代表,第5、6届人大常委,第7、8届政协常委。后期完成了三幕六场话剧《明朗的天》(1954)、五幕史剧《胆剑篇》(合作,1960)、五幕史剧《王昭君》(1978)的创作。一生创作了近20部剧作,其代表作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曹禺 曹禺1910—Cao Yu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原籍湖北潜江,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 ☚ 老舍 艾青 ☛ 曹禺 曹禺1910—Caoyu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县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1922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了南开新剧团的活动,并开始写作尝试。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写出处女作话剧《雷雨》。后又在清华读研究生、专事戏剧研究。1936年到南京戏剧专科学校任教,这一年写了剧本《原野》。抗战后随学校辗转长沙、重庆,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6年赴美讲学。解放后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职。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是曹禺的代表作。《雷雨》(1934)描写了旧中国两个家庭和他们的成员之间前后30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塑造了周朴园、繁漪、周萍这样的典型形象。《日出》(1936)所写的是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表现了日出之前上层社会的腐朽糜烂、尔虞我诈与下层社会的饥寒交迫、痛苦挣扎,塑造了陈白露、方达生等有血有肉的形象。《北京人》(1941)描写了抗战前北京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通过袁氏父女和象征性的北京人,意在由人类祖先的勇敢健康来对封建社会进行批判,衬托出曾家那种消沉和无聊的气氛。《雷雨》还只是从侧面揭示出剥削阶级和旧制度的罪恶,《日出》则正面抨击以金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制度,同时还体现出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北京人》是要否定黑暗的现实,引导人们走向未来。这些作品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把众多的人物、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纳入精心设置的结构中,由一个个紧张场面组成的情节链条把冲突推向高潮,人物性格在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鲜明独特。语言洗炼流畅,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曹禺的这些作品,为现代文学剧本创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曹禺的作品还有剧本《原野》、《蜕变》、《桥》、《艳阳天》、《胆剑篇》(与梅阡、于是之合作)、历史剧《王昭君》、《明朗的天》等。散文集《迎春集》。作品收入《曹禺选集》。 ☚ 吴组湘 艾青 ☛ 曹禺 曹禺1910~1997中国剧作家、戏剧教育家。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受继母影响,他自幼酷爱戏剧。他就读于南开中学时,参加南开新剧社。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河北保定明德中学、清华研究院,南京国立剧专任教,创作了《日出》、《原野》等剧本。抗战时期积极参加各种戏剧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曹禺应邀赴美讲学。1947年回国,在上海实验戏剧学校任教。1949年,被选为全国文代会主席团成员,后就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20世纪60年代初期,曹禺创作了剧本《胆剑篇》。在十年动乱期间,他遭到迫害。“文革”结束后,继续创作,完成了剧本《王昭君》。
☚ 郭沫若 洪深 ☛ 曹禺 曹禺曹禺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生于1910年,卒于1996年。原名万家宝,字小石。湖北潜江人。曹禺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自幼爱好戏剧。他于1922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从此便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当时曹禺曾经扮演过易卜生的著名戏剧《娜拉》、《国民公敌》和莫里哀的著名戏剧《悭吝人》等中的人物。1928年,曹禺考入南开大学,次年又转入北京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继续学习,这期间他接触到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和西欧古典戏剧,对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深厚的基础。曹禺大学毕业以后,曾到河北保定中学担任英语教员。1933年,曹禺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剧作《雷雨》。1935年,又创作了著名话剧《日出》。这两部深刻揭露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上层社会黑暗的戏剧一经公演,便立刻轰动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并就此奠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36年,曹禺又创作了著名话剧 《原野》,同年夏天,曹禺来到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曹禺于次年随校南迁至重庆,并担任文化界抗敌协会的理事,同时还兼任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这期间曹禺与宋之的合作改编了《黑字廿八》。1939年,曹禺在四川江安创作了《蜕变》,同年秋又创作了 《正在想》。1940年,创作了著名话剧《北京人》,非常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势力。1942年,曹禺辞去国立剧专的教职,转到重庆复旦大学任教,同时将巴金的 《家》改编成话剧。不久又与焦菊隐 一起合译了 《安魂曲》,后又翻译了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946年,曹禺又创作了多幕剧 《桥》。同年与老舍一起应邀赴美国讲学。1947年,曹禺回国后便在上海实验戏剧学校任教授。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曹禺曾先后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北京市文联副主席等职。1959年,曹禺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解放以后,曹禺在繁忙的社会活动之余,仍然勤于创作,这 一时期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剧本 《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等,还出版有《迎春集》,收入了这 一时期撰写的游记、杂感等文章。曹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剧家,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梁斌 萧三 ☛ 曹禺 曹禺1910—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自幼由家庭教师启蒙,学习四书五经,也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家庭的熏陶培养了他对文学和戏剧的兴趣,并从亲身经历中体会到贫富悬殊的不平,对旧社会和旧家庭充满了憎恶。1922年进入天津南开中学学习,在老师引导下于1925年开始上台演戏,表演才能受到同学们的好评。同时他还改编剧本并尝试创作新文学作品。1928年他进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攻西洋语言文学,在此期间他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古希腊悲剧及莎士比亚、契诃夫、奥尼尔的作品对他以后的戏剧创作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1933年他创作了处女作《雷雨》,经巴金先生的推荐,于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上发表。《雷雨》的问世,使中国有了足以与世界优秀剧作比美的话剧作品,是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1935年4月《雷雨》首次在日本东京演出,同年秋在国内上演,从此,《雷雨》成了最受群众欢迎的话剧之一,一直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力。1935年夏,曹禺又创作了反映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黑暗现实的四幕悲剧《日出》。《雷雨》与《日出》的相继问世,震动了当时的剧坛,也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表明他是一位有才能特点的戏剧家。1936年冬,曹禺又写出他唯一的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剧本《原野》。1937年抗日战争到1949年建国前,曹禺创作了《全民总动员》、《正在想》、《蜕变》、《北京人》、《桥》,改编巴金小说《家》为剧本,并创作了电影剧本《艳阳天》。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再只是对光明未来的笼统希望,而是化作对社会黑暗势力的具体斗争,在艺术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尝试,不断开拓戏剧表现生活的领域,作品的风格也由精雕细琢、浓艳繁丽向平易朴实、清淡隽永方面发展,在把外国戏剧技巧与民族传统戏剧表现手法相结合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建国后,曹禺担任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全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在从事大量社会工作同时,仍创作了话剧《王昭君》、散文集《迎春集》及和人合作的《胆剑篇》等。 ☚ 钱钟书 艾青 ☛ 曹禺 曹禺曹禺 (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湖北潜江人。1928年进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后,先后曾在河北保定一中任教,不久回清华大学读研究生,专攻戏剧。1934年在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42年到重庆,曾任戏剧刊物编辑,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和电影厂编剧等职务。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1933年写成第一部剧作 《雷雨》,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优秀剧作。同年写出了 《日出》,1936年创作了《原野》。1940年创作的 《蜕变》,被戏剧家洪深称为 “十部必读的抗战剧本之一”。此后创作了 《北京人》。1942根据巴金小说改编四幕话剧 《家》。抗战胜利后写过多幕剧 《桥》 (未完成) 和电影剧本 《艳阳天》。建国后写了话剧 《明朗的天》; 同梅阡、于是之合作,由其执笔创作了历史剧 《胆剑篇》。1978年写了历史剧 《王昭君》。出版有散文集 《迎春花》、《曹禺剧作选》。多部剧作被拍成电影、电视或在国外演出。 ☚ 廖沫沙 钱钟书 ☛ 曹禺 曹禺曹禺 (1910—1996),中国剧作家、戏剧教育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父亲曾任镇守使,都统和黎元洪总统秘书。继母酷爱戏剧,常携曹禺观看戏曲和文明戏,青少年时期是在天津度过的。1922年秋进南开中学,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并成为重要骨干。1928年曹禺升入南开大学政治学系,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完成了第一部多幕话剧 《雷雨》。演出后引起轰动。 ☚ 黑泽明 马思聪 ☛ 曹禺 曹禺1910~1997现当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生于天津一没落的官僚家庭。中学时参加过校剧团演出和改编剧本。入南开大学两年后转入清华大学,接触了欧美国家的大量戏剧名著。1934年发表的处女作《雷雨》,以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和高度典型化的性格刻画,深刻披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种种罪恶,轰动当时剧坛。次年又创作了第2部悲剧《日出》,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是对前者的超越。该剧将大都市下层人民的悲苦与上层人物的丑恶相对照,抨击了以金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制度。它和《雷雨》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1936年应邀到南京戏剧专科学校任教,创作了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剧本《原野》。它用象征和表现主义手法,描写主人公仇虎与花金子的复仇悲剧,启示人们思索劳动人民解放的道路。抗战时期移居重庆,写有《全民总动员》 (与宋之的合写)、《蜕变》、《北京人》(1941)等剧。后者揭示了封建大家庭从政治经济到精神道德的全面崩溃,为其代表作之一。1942年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同名话剧,此后还编写过《正在想》、《镀金》、《桥》、《艳阳天》等话剧和电影剧本。建国后仍以高昂的创作热情,先后完成了反映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明朗的天》和历史剧《胆剑篇》、《王昭君》等。其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 柯灵 丘东平 ☛ 曹禺 曹禺曹禺(1910—1996),中国剧作家、戏剧教育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父亲曾任镇守使、都统和黎元洪总统秘书。继母酷爱戏剧,常携曹禺观看戏曲和文明戏,青少年时期是在天津度过的。1922年秋进南开中学,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并成为重要骨干。1928年曹禺升入南开大学政治学系,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完成了第一部多幕话剧《雷雨》。演出后引起轰动。 ☚ 黑泽明 马思聪 ☛ 曹禺1910~1996Cao Yumodern and contemporary dramatist,his original name was Wan Jiabao.Works: Transformation,Beijing Men,Thunderstorm,Sunrise,etc.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