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痿病证名。痿证之一。见《医学纲目》卷十七。由于湿热伤筋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症见腿足痿软、微肿,或足趾麻木,伴有身重胸闷,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治宜清热燥湿,健脾渗湿等法。选用加味二妙丸、东垣健步丸、清燥汤等方。参见痿条。 湿热痿痿证的一种。见《医学纲目》。系湿热伤及经脉的痿证。表现为两足痿软、微肿,或足麻木,伴有身重胸闷、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濡数等。 湿热痿shīrèwěi痿证的一种。见《医学纲目》卷十七。由于湿热浸淫, 伤及筋脉所致。症见两足痿软、微肿, 或足指麻木, 伴有身重胸闷, 小便赤涩, 舌苔黄腻, 脉濡数。治宜清热燥湿, 健脾渗湿等。方用加味二妙散( 《丹溪心法》: 黄柏、苍术、当归、牛膝、防己、萆薢、龟甲)、东垣健步丸(李东垣方: 防己、羌活、柴胡、滑石、甘草、栝楼根、泽泻、防风、苦参、川乌、肉桂)、清燥汤( 《丹溪心法》: 黄芪、苍术、白术、橘皮、泽泻、人参、白茯苓、升麻、麦冬、归身、生地、曲末、猪苓、酒柏、柴胡、黄连、五味子、甘草) 等。参见痿条。 湿热痿shī rè wěiflaccidity due todamp-he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