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迎汉献帝都许
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因素之一。自公元192年王允杀董卓,卓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联军攻破长安以后,汉献帝就落到他们手里。建安元年 (196) 十二月,汉献帝被劫持到大阳 (今山西平陆东北),朝廷秩序荡然无存,“帝时居棘篱中,门户无关闭,天子与群臣会,兵士伏篱上观,互相镇压以为笑” (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皇帝尊严扫地,后因粮食恐慌,汉献帝不得不回到洛阳。洛阳此时 “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官没处安身,只得 “披荆棘,依墙壁间”。更为严重的是 “群臣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间” ( 《后汉书·献帝纪》)。当汉献帝逃到河东的时候,袁绍的谋臣沮授劝袁绍 “迎大驾安宫邺都”,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袁绍听信错误意见,认为把皇帝接来,动辄请示,事事受制,不是好办法,因而对沮授的建议未予采纳。曹操击走吕布,打败汝南颍川黄巾军,攻下许县 (今河南许昌),势力得到扩展。此时,汉献帝恰好回到洛阳,荀或首先向曹操提议 “奉迎天子都许”,并告诫曹操说: “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不及矣” ( 《后汉书·荀彧传》)。于是,曹操派曹洪引兵先行,接着亲自赶到洛阳,朝见汉献帝。曹操借口洛阳残破,把汉献帝接到许昌,暂时定许为汉王朝的都城,并以汉献帝名义任命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使自己出外征战时,中枢的大权由荀彧调度。从此,汉献帝成为曹操手中的傀儡,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征服异己,为自己造成政治上的极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