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曹丕攻吴之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曹丕攻吴之战

魏黄初三年,吴大帝黄武元年(222年)九月,魏文帝曹丕为统一江南,兵分三路攻吴。遣曹休出洞口(安徽和县江边),曹仁出濡须(水名、在安徽巢县南,源出巢湖,东南流,至无为县东入长江),曹真等围南郡(今湖北公安东北)。十一月,丕至宛(今河南南阳市)督师。孙权以吕范督五路水军拒曹休,以诸葛瑾等救南郡,以朱桓于濡须拒击曹仁。吕范舟师因暴风吹断绠缆,船舰漂至曹休军营垒之下,遭魏军袭击,毙俘千数,幸吴船来救,吕范收军撤还江南,并击退曹休军之追击,斩其将军尹卢。黄初四年春正月,曹真派张郃击破吴将孙盛军,夺据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中洲,并派夏侯尚击退诸葛瑾之援军,孤立江陵。吴军江陵守将朱然从容对敌,除督将士坚守外,还伺敌隙出击,破魏军两屯,致魏军围攻六个月仍未攻下。二月,曹仁以步骑数万进攻濡须。先佯称东攻羡溪(在濡须东三十里),吴守将朱桓分兵拒之,既行而曹仁大军奄至,致桓手下兵才五千人。桓除激励将士坚守外,还偃旗息鼓,示弱诱敌。曹仁遣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等乘油船袭桓军后方之中洲,仁自率万人为后援。桓派别将击常雕,自率主力拒泰,泰军战败烧营退走。朱桓集中兵力击败仁之水军,斩常雕,俘王双,魏军被击杀及溺水而死者达千余人。魏三路军屡遭挫败,加以士卒多患疫病,曹丕下令诸军北撤。

曹丕攻吴之战

❶魏主曹丕第一次遣军攻打吴国的战争。他于黄初三年(222年)命曹休等出洞口(今安徽和县江边);命曹仁率步骑数万人进军濡须(古水名,今安徽紫县西);命曹真等围攻南郡(今湖北公安东北), 兵分三路攻打吴国。吴主孙权一面遣使与蜀国修好,一面派吕范率五路水师迎战曹休;以诸葛瑾率军救南郡;以朱桓率军至濡须御敌。十一月, 吕范水军遭风暴袭击,魏军乘机发起攻击,吴军撤至南岸,击退曹休追击。次年,曹仁率数万人攻打濡须。朱桓所率守军仅5000人,遂以弱示敌,避而不战。曹仁派其子曹泰攻打濡城,派大将常雕率水师袭击吴军将士眷属所在地中州, 自率万人为后援。朱桓实施反击,以一部袭击常雕,自率主力迎战曹泰,结果曹泰兵败,烧营退走,常雕被杀,魏军溺死者达数千人。攻打江陵(今湖北江陵)的曹真部,围攻6月未下,时逢病疫流行,士卒多生疾病。数战不利,曹丕下令诸军北撤而还。
❷魏主曹丕率军第二次进攻吴国的战争。黄初五年(224年),七月,曹丕不听侍中辛毗劝谏,举兵再次伐吴。以尚书仆射司马懿镇守许昌(今河南许昌西南), 自率水军由许昌经淮水至广陵(今江苏杨州东北)。东吴守军徐盛用疑兵计,一夜之间,沿南岸用芦苇、木桩作成绵延数里的“疑城假楼”。吴军大船在江中巡逻示威,使曹丕误以为吴军强盛,不可攻取,又遇暴风吹袭,所乘龙舟几乎覆没,便撤兵北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