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曲阜鲁国故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曲阜鲁国故城中国古城。位于山东省曲阜县(今曲阜市)。呈回字形布局,平面为带圆角的横长矩形,东、南筑人工城墙,西、北临水。城东西向3.7 km,南北向2.7 km,城墙基宽5 m。据考证:城最高处10 m,城宽36 m,东、西、北各开3座城门,南面开2座门,城门宽度7~10 m,最宽处14~15m。南门中夹门的墩台宽30 m,城内宫城居中布置,主要干道纵横交错各3条。宫城位于城中偏东的高地。城中东、西、北三面为铸铜、制陶、冶铁的作坊区。明嘉靖初在鲁城西南角建曲阜县城,该城沿用至今。 曲阜鲁国故城 曲阜鲁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坐落于曲阜市城内,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为周武王之弟周公旦的长子伯禽所建,历时900余年,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 ☚ 临淄齐国故城 田齐王陵 ☛ 曲阜鲁国故城西周至战国鲁国都城遗址。位于山东曲阜。周成王时伯禽始都于此至楚灭鲁。汉代鲁王亦都此。抗战时曾经调查,1977至1978年又作详细勘查和发掘。平面略作长方形,东西最长3.7公里,南北最宽2.7公里,周围有夯土城墙。城内发现西周、东周遗迹如夯土台基,冶铜、冶铁、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有的延续使用到汉代。 曲阜鲁国故城西周至战国时期鲁国都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区及其外围。其年代为西周初至前249年楚灭鲁止。1977年~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发掘。 曲阜鲁国故城 曲阜鲁国故城周代鲁国都城遗址。位于曲阜市城区,今市区座落于故城西南隅。鲁,姬姓。周文王四子、武王同母弟周公旦的封国。周公留佐成王,以长子伯禽就国,建都少昊之墟曲阜。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年)为楚所灭,传三十四代。楚灭鲁,改曲阜为鲁县,秦、汉因之。县治仍沿用鲁国故城。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封其子刘余为鲁王,都鲁县。隋改曲阜县。鲁城建于洙、沂之间,洙水从城西、北两面绕过,小沂河流经城南。城近扁方形,东西3500米,南北2500米,周长约 11500米。用土夯筑而成,现城东南,东北、西北断垣犹耸立地表。经勘探,初步查明有城门11座:南面两座,其他三面各3座。交通干道13条。宫室宗庙位于城中部偏北的周公庙一带。此处地面隆起,地下有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的大型夯土基址、最高处即汉鲁共王刘余所建灵光殿旧址。经过试掘,发现汉代宫殿基址,建于东周殿基之上。南东门有干道直达殿前。殿前大道两侧各有三组基本对称的夯筑基址。在宫室遗址的东、西、北三面,分布着冶铜、炼铁、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址和居住遗址。在城西部的望父台、林前村、斗鸡台、药圃、县城西北角等地分布着墓地。望父台、林前村墓葬的埋葬制度、葬俗和随葬器物等方面,表现了周人墓葬的特征。其它墓地的墓葬则与商人 ☚ 吕家楼遗址 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 曲阜鲁国故城西周至战国的鲁国都城遗址,位于山东洙水和小沂河之间。西周初年,周公长子伯禽封于鲁国,建都于此。1977—1978年勘探发掘。城的平面近似长方形,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7公里,现地面仍残存一些当年的城墙。有十一座城门(东、西、北面各三座,南面两座)、十三条街道(东西七条,南北六条),各门都与城内的大道相通。城内中部是宫殿区,宫殿区附近分布着制陶、制骨、冶铁等手工业作坊和居住区,城西北角有几处墓地。整个城市的布局在春秋各诸侯国都城中是比较整齐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