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220窟雄摩诘经变 莫高窟220窟雄摩诘经变初唐绘画。作于贞观十六年(642),位于窟内东壁南北两侧。它以《维摩诘所说经·问疾品》为主,杂以方便品、不思议品、观众生品、香积佛品等,描绘了文殊师利受佛之托、率众前去探视维摩诰的病情时两人就佛教理论的有关问题展开辩论的场面。南侧画维摩诘手执羽扇,抚膝坐于帐内,身体前倾,虽带病容,但目光炯炯,情绪激昂,仍在提问; 帐下前来听法的各国王子,形貌,服饰各异,实为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各族商旅和外国使节。北侧画文殊师利,神态安详,举止庄重,似在听对方答辩; 文殊前面的天女和舍利弗之间的问答场面,更增加了“观众生品”的活跃气氛。同来的帝王与群臣被画在文殊师利的下方和身后,在构图上与南侧维摩诘下方的各国王子形成对称关系。其表现手法与初唐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如出一辙。人物主次分明,动静对比强烈,动作、表情及性格的刻画生动细腻,线条流畅,造型准确,设色丰富,是敦煌壁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 莫高窟220窟西方净土变 莫高窟296窟福田经变 ☛ 莫高窟220窟雄摩诘经变 莫高窟220窟雄摩诘经变初唐绘画。作于贞观十六年(642),位于窟内东壁南北两侧。它以《维摩诘所说经·问疾品》为主,杂以方便品、不思议品、观众生品、香积佛品等,描绘了文殊师利受佛之托、率众前去探视维摩诰的病情时两人就佛教理论的有关问题展开辩论的场面。南侧画维摩诘手执羽扇,抚膝坐于帐内,身体前倾,虽带病容,但目光炯炯,情绪激昂,仍在提问; 帐下前来听法的各国王子,形貌,服饰各异,实为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各族商旅和外国使节。北侧画文殊师利,神态安详,举止庄重,似在听对方答辩; 文殊前面的天女和舍利弗之间的问答场面,更增加了“观众生品”的活跃气氛。同来的帝王与群臣被画在文殊师利的下方和身后,在构图上与南侧维摩诘下方的各国王子形成对称关系。其表现手法与初唐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如出一辙。人物主次分明,动静对比强烈,动作、表情及性格的刻画生动细腻,线条流畅,造型准确,设色丰富,是敦煌壁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 莫高窟220窟西方净土变 莫高窟296窟福田经变 ☛ 00008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