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霍面位于地面以下33km处,它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全称为“莫霍洛维奇间断面”,或“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又称壳—幔界面。1909年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Mohorovicic1857~1936)提出。他在地震记录图上发现,在P波之后,有一明显的波群 。认为在地面以下50km处,地球物质发生急剧变化,从上层的波速6.6~7.6km/s变为下层的8.0~8.2km/s。这一界面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处。此界面的深度,在大陆平均深30~40km。其中,在褶皱山区为50~75km。只在西藏高原地区,深度达60~80km。在大洋地壳中,一般深5~15km,仅太平洋只深5km。在莫氏面附近,温度为873K。 莫霍面Mo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