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暑热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暑热证病证名。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出叶天士《幼科要略》。多见于3岁以下的小儿,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少汗等为主要症状。因其发病都在夏季,又无一般常见暑温病的发病规律,病程中无其他合并症发生,至秋凉后,发热及其他症状随之消退,故又名小儿夏季热。主要是由患儿平素体质较弱,不能适应外界酷热的气候环境,从而冒受暑气,熏蒸肺胃之经所致。肺受暑气,失其正常生理,故见发热,汗闭;暑气在内,耗伤胃之津液,所以口渴而喜多饮;暑必伤气,气虚下陷,不能化水为津液,遂致水液下趋,而为小便清长而多;汗与尿液,同属于阴,异物而同源,故汗闭则尿液多,尿多则津液伤,津伤则必多饮以解渴,此为暑渴症汗闭、发热、多饮、多尿的一般病机。治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为主,用人参白虎汤,或王氏清暑清气汤;久病阴虚者,用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 暑热证❶泛指夏季的一般热证。 暑热证 暑热证暑热证因其发病多在夏季,故又名夏季热。本病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以婴幼儿为多见。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汗少为主证。病程一般1~2月,有时可达3~4月。其特点是进入秋凉后,发烧及其他症状都自然消退。发病期间如无其他兼症,预后多属良好。由于小儿脏腑娇嫩,阴气未充,阳气未盛,其调节机能尚未完善,或病后体质虚弱,每因感受暑热之邪,伤津耗液而发病。初起暑犯肺卫,发热流涕、咳嗽,指纹浮紫。治宜清暑宣透。用新加香薷饮。如暑伤气分,身热烦渴,治宜清热除烦,用竹叶石膏汤。病至中期,肺胃阴虚,津液耗损,致水津失于敷布,不能熏肤充身,泽毛,腠理闭塞而出现无汗,口渴、多饮、多尿等。治宜清暑生津。用王孟英清暑益气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热甚加黄连、石斛。后期,中气虚陷,神疲,发热,渴饮而尿多者,宜甘温除热。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 小儿中暑 注夏 ☛ 暑热证shǔ rè zhèngsummer-heat syndrom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