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在对智力结构的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独树一帜,他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他把认知操作当成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指个体对原始信息材料的处理过程,包含五种操作形式:认识、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和评价。认识指了解和发现事物,记忆指贮存了解和发现的信息,发散思维是多角度地思考和探索,辐合思维是在思想上把所有信息引向最合理的答案,评价是得出定论。内容是智力模型中的第二个维度,它是在心理操作过程中,揭示所处理的信息的种类,包括图形、记号、意义和行动。图形指具体的事物,记号指数字和字母,意义指词和句子的意义,行动指人际交往中的能力。产品是第三个维度,指对信息加工的结果,包括单元、种类、关系、系统、转换和含义。单元指一个词或一个图形,种类指对个别事物的归类,关系是事物间的关系,系统是按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事物系统,转换指从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到另一个事物的认识,含义指寓意。智力在这三个维度上是紧密联系着的,每一个人在一定的智力活动中,他要对一定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操作,最后得出一定的结果。认知操作中有5项,内容中有4项,产品中有6项,每一个智力维度的任何一项同另外两个维度中的任意两个项相结合,构成一种智力因素,一种因素就是一种独特的能力。一共有120种因素,吉尔福特和他的同事已经测出近80种。他的智力结构模型揭示了人的智力在其构成上的复杂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 基本能力 智力发展特点 ☛ 智力三维结构模型threedimension structure model of intelligence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提出的一种智力结构理论。认为智力因素由三个维度构成,好比一个有长、宽、高三个向度的方块。每个维度又由有关的要素组成。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包括认识、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和评价;第二个维度是材料内容,即信息材料的类型。它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第三个维度是产物,即信息加工的结果。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每个维度中的任何一个项目相互结合,总共可得出5×5×6=150种结合。每一种结合代表一种智力因素。1959年发现40种因素,1970年又增至98种因素(其中认知因素24个,记忆因素18个,发散思维因素23个,辐合思维15个,评价因素18个),1971年又宣布达到100多个。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是对群因素理论的发展,是对智力复杂结构认识的深化。各种智力活动都因受内容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结果,特别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结合对人的创造活动极为重要。但他否定智力普遍因素的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受到心理学家的批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