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忆少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忆少年 忆少年又名《十二时》、《桃花曲》、《陇首山》。见宋晁补之《晁氏琴趣外篇》。《词律》卷四、《词谱》卷六俱列其“无穷官柳”一首为正体,双调,四十六字,上片五句两仄韵,下片四句三仄韵。《词谱》又列曹组四十七字添字体一种。 ☚ 忆长安 忆东坡 ☛ 忆少年这首词通过写有情人远别、佳会无期的幽怨,传达出相思相爱者感时伤事的细微幽隐的心灵律动。 该词上半阕前三句是写景,交代时令、地点。时令是在烟花三月,地点是在杨柳成荫的巷陌,幽静的庭院里东风习习。这里交代给读者的,是一个很美的时节和很美的环境。在过去的同一时节、同一环境中,曾发生过一个很美的故事。如今那故事巴成为往昔的回音,已是时地依然,风流却被雨打风吹去了。 接下来两句便写良辰美景依旧,有情人却已远别的哀伤。这两句紧扣一“帘”字,很有深意。“窥帘人”是用典。《世说新语》 中记载: “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贾女于青璅中见寿,悦之,寿踰墙而入。”唐代写爱情诗的圣手李商隐曾用此典,写出过“贾氏窥帘韩掾少” (《无题四首》) 的诗句。“窥帘人”特指钟情于己的女子。此处虽“重帘”仍一如往昔,但“窥帘人”——主人公钟爱之人——已远别而去,只有“重帘”在东风的吹拂下撩惹那绵绵不尽的相忆相思之情了。杨柳飞花,巷陌庭院,时令环境是如此之美,而情人远隔,异地相思,心绪又是如此之凄寂难遣。时地与心境恰成反衬,正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情境。 下半阕借物喻人,传写主人公相思相忆的“幽怨”。既然“重帘如昔”、“窥帘人远”,面对大好时光,主人公心境的酸楚与孤寂则是可想而知的了。这样一种孤苦无依的感情,作者并没有让它直露无遗地倾泻出来,而是巧妙地借物传情,通过“叶底莺歌梁上燕”的声声凄切的流啭传达出来。“伴人幽怨”正表明主人公“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主人公心有郁结,投射于莺燕,于是莺燕声声便感染了主人公的凄切幽怨,莺燕变成与人同愁之物了。这里妙在不直写主人公的幽怨,而以莺燕声声委婉传情,使人感到主人公幽怨之深之广大,连叶底歌莺梁上燕都伴人生怨了。而这幽怨的深广,正是因为相爱相思之情之深广而引发,故而有情人感情之深厚,虽经日久远别而终不能淡漠,相反倒是随着时令的推移而与日俱增。“幽怨”的难以驱遣,正表明爱恋之心的永驻。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是正话反说。姜夔词也有“当初不合种相思”句,也是因为爱恋之深难以驱遣成的反向情感表达。长久的相思已使人幽怨横生,执着的切盼更是无期无尽,无以回报,于是主人公顿生逆想: 真是悔不该当初与她相见啊! 一个“悔”字,传写出的,正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真挚感情。全词在情感、意念的错杂中戛然而止,主人公的相思相爱之情也在对 “当初相见”的追忆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忆少年这是一首怀念伊人的词作。 作者在垂杨飞花的仲春季节,重游昔日与情人欢聚的巷陌庭院,引起了无限的思念之情。在诗词中,怀人之作可以说是五彩缤纷,各呈异彩。但朱彝尊的《忆少年》却写得清丽醇雅,别有情趣。 上片开头三句,“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交待了重游故地的时间地点。“飞花”、“垂杨”、“东风”均为春季景象,点明季节在春天。“巷陌”、“庭院”,从远到近,点明地点。这三句的意思是:在东风吹拂,杨花纷飞的仲春季节,词人来到了过去游冶的巷陌,看到了旧时的庭院。这里纯写时地,为引起他的无限思念作好铺垫。“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重”,含有严紧之意,“窥帘人”,即窥帘之人,指那位女子,从帘内往外窥人,故曰“窥帘人”。这个“远”,并非实指远近之远,是指女子变心,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相会之意,因此,即使伊人仍在帘中,但却远似在天边。作者旧地重游,景物如昔,可是往日的情人却远离自己,不能一起欢娱了。抚今追昔,能不引起他的无限思恋之情? 上片写景抒情,渲染美好的时光,反衬“但窥帘人远”的茫然若失的心情。最后一句才透露出淡淡的忧思。 如果说上片是写去时的景象和心情,那么下片就写回时的景象和心情。 词人看不见帘中人,就往回走。“叶底歌莺梁上燕”,回来的路上,黄莺在树叶底下对歌;回到家里,双燕在梁上戏语;孙觌《长乐寺》:“寂寂花絮乱,匆匆莺燕忙。”本是悦耳的莺歌燕语,这时因为主人公的失意哀愁,也变得凄凉。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以“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反衬其后花园的幽寂,表达了杜丽娘对青春被埋没的命运的感伤。黄莺对歌,燕子双宿,词人触景生情,所以“一声声,伴人幽怨”。这里仍然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反衬手法。最后词人笔锋一转,化用姜夔词句“当初不合种相思”(《鹧鸪天》)写道:“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他料想重见无期,即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懊悔心情,使这首怀人词摆脱了缠绵悱恻、悲惨凄凉的陈调。 朱彝尊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开创者,他的词言情咏物,风格醇雅清丽。我们从《忆少年》可窥一斑。词作感情真实,抓住人们所共有的思想感情,作细致曲折的心理描写,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全词多用白描写手法写景,这些景语又都寄托着作者的无限深情,以春天的美好景物引起词人对往昔欢乐相聚的回忆,反衬如今孤寂相思的凄楚。情由景生,景为情染,情景相生,水乳交融,以清幽之笔写深挚之情,造就独特的格调,正如陈廷焯所评:“扫尽陈言,独出机杼”。(《白雨斋词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