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自然地理学putong ziran dilixue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全球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即整个地理壳。普通自然地理学把地理壳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着重研究全球性的自然地理普遍规律以及与全球环境和资源相关的应用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❶地球表层附近各地圈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的圈层结构和相互作用及地理壳的形成;
❷地理壳这一物质层次的独特性及其在地球演化中的特殊意义;
❸地域分异规律与空间结构(即空间有序性);
❹全球性自然地理过程与物质迁移循环和能量传输转换的规律性,包括地表固体物质、大气和水的运动以及化学元素的集散规律、全球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化学元素循环,太阳能和地球内能在地表的输入、变换、贮存、输出,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等;
❺全球环境演变、规律及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和对策,特别是在智慧圈(noo—sphere)形成过程中,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全球性生态效应;
❻地表资源共享与和平利用、全球环境共同保护的全球战略等。
普通自然地理学是在苏联“普通自然地理”学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学派强调研究地表的整体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地理规律,早期的代表人是彼得堡大学教授П·И·布罗乌诺夫,他早在本世纪初就提出 “外部地壳” 的概念 (后来演变为 “地理壳”),并在他的《自然地理学教程》中阐述了上述观点。到本世纪中叶,普通自然地理学得到较大发展,C·B·卡列斯尼克出版了《普通地理学原理》,A·A·格里高里耶夫等人提出 “地理地带性周期律”理论,使这一学科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但是后来这门学科的研究受到削弱,发展相对缓慢,有人干脆不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本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这一学科的研究重新获得重视,并与全球生态学、生物圈地理学、全球地理学相互交叉,围绕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开展卓有成效的研究。从现代普通自然地理学的内容和性质来看,把它称作全球自然地理学更为确切,也能够与区域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尺度逻辑上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