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司马懿/嵇喜/江伟/何桢/杜预/程咸/刘伶/傅玄/程晓/李密/应贞/应亨/裴秀/成公绥/皇甫谧/贾充/薛莹/枣据/王濬/荀勗/夏侯湛/王济/孙楚/董京/傅咸/郭泰机/张华/周处/邹湛/曹嘉/阎讚/潘岳/束皙/石崇/绿珠/欧阳建/何劭/陆机/夏靖/陆云/郑丰/孙拯/嵇绍/嵇含/司马彪/阮修/左棻/左思/张翰/张载/张协/闾丘冲/曹摅/杜育/挚虞/王讚/潘尼/枣腆/枣嵩/王浚/苏伯玉妻/刘琨/干宝/张亢/王鉴/荀组/王廙/李充/李颙/杨方/郭璞/温峤/庾亮/梅陶/庾阐/张骏/谢尚/">江/卢谌/王胡之/郗超/曹毗/张望/张翼/许询/王羲之/孙绰/孙放/王献之/桃叶/谢安/谢万/孙统/孙嗣/王凝之/谢道韫/戴逵/王肃之/王徽之/司马曜/袁宏/王彪之/习凿齿/王珉/谢芳姿/苏彦/王嘉/王珣/袁山松/顾恺之/苻朗/桓玄/殷仲文/谢混/吴隐之/刘程之/王乔之/羊徽/湛方生/刘恢/何瑾/陆冲/马岌/伏系之/王康琚/徐广/辛萧/苏若兰/陶渊明/康僧渊/支遁/慧远/史宗/帛道猷/葛洪/羊权/扬羲/许穆/许翽

☚ 孙皓   司马懿 ☛

“晋”的异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搢

读音j·in(ˋ),为i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即刃切,去,震韵。
❶朝代名。
❷周代诸侯国。
❸进。
❹易六十四卦之一,上离下坤。

上一条: 下一条:
ㄐㄧㄣˋjìn4638见「晋糕」、「晋鼎洋布」

*晉jìn

❶向前;向上升
 △ ~谒|~级。
❷山西的别称
 △ ~剧。
❸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河南、河北一带。
❹朝代名。a)公元265-420年,分西晋和东晋:西晋,公元265-316年,司马炎所建;东晋,公元317-420年,司马睿所建。b)五代之一,公元936-947年,石敬瑭所建,史称后晋。
❺姓。

晋晉

❶进;升:~见︱~谒(ye)︱~京︱~升︱~级。
❷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和河北省南部一带。
❸朝代名,司马炎灭魏后建立,公元265—420年。
❹五代之一,石敬塘所建,史称后晋。
❺山西省的别称:~剧。

晋jìn

❶ 进,向前:晋见。
❷ 升,向上:晋级│晋升。
❸ 山西的别称:三晋大地。
❹ 周朝的诸侯国名。
❺ 朝代名,司马炎所建,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和东晋。
❻ 后晋,石敬瑭所建,公元936—947年。
❼ 姓。

晋jìn

古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是周成王弟唐叔虞,在今山西西南部,建都翼(今山西翼城)。晋献公时迁都新田(今山西曲沃西南)。公元前403年灭于韩、赵、魏三家分晋。《惜诵》:“晋申生之孝子兮。”

晋jin

晋代 晋国 晋级 晋见 晋剧 晋升 晋谒1 晋职 东晋后晋 西晋 楚才晋用

(同)进 入 升

晋jìn

朝代名(公元265—420年),司马炎所创立:他(指妙玉)常说古人中自汉、~、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六三·1505)


晋jìn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晉
晉  jìn

星名。有一星,“十二國”之一。屬女宿。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易占部 > 卦爻 > 晋
晋  jìn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離上,火地晉,䷢。《序卦》:“晉者,進也。”《雜卦》:“晉,晝也。”《易·晉》:“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疏:“此卦明臣之昇進,故謂之晉。”《彖》:“晉,進也。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晉卦有離日出升坤地之象。後代星術家又推演出:晉爲乾宫八卦中游魂卦,五行屬金。小周天火候圖中主十六日晝。

晋jìn

旧时北京古书店富晋书社货价暗码,谓数目六。参“富、开、丰、年、瑞、晋、生、海、上、财”条。

晋jìn

〖名词〗
一、古代侯国名。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春秋时据有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被其大夫韩、赵、魏三家所分而亡(45)。《宫之奇谏假道》:冬,晋灭虢。——这一年的冬天,晋国消灭了虢国。《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晋国哪里会有满足呢? 《管仲论》: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晋国承袭了文公的余威,还能够成为诸候的盟主一百多年。
二、朝代名。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7)。《原道》:佛于晋、魏、梁隋之间。——佛教盛行于晋、魏、梁、隋各个朝代。《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晋朝太元年间,武陵地方有位以捕鱼为业的人。《深虑论》:晋之惩魏。——晋朝把曹魏的动乱作为警戒。
三、指晋王李克用(856—908),唐沙陀部人。曾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后为唐军所败,与其父逃入鞑靼。黄巢攻克长安,代北起军使陈景思召他为代州刺史,率沙陀兵镇压黄巢。他攻破长安,被任为河东节度使。后进封为晋王。其子存勗建立后唐,他被尊为太祖(1)。《五代史伶官传序》: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燕王刘仁恭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同我结拜过兄弟,但是,他们都背叛了晋王我而归附梁王。

晋晉jìn

❶ 进。班固《幽通赋》:“盍孟~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孟:勉力。)
❷ 周代诸侯国名。《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过卫。”
❸ 朝代名。❶ 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公元265年—420年)。陶潜《桃花源记》:“~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又:“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❷ 五代时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国号晋(公元936年—947年),史称“后晋”。欧阳修《伶官传序》:“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以归梁。”

*晉jìn

BDFA
❶〈文〉进:~京/~见/~谒/~咖啡一杯。
❷〈文〉升,提高:~级/~升/以功~知府。
❸六十四卦之一。
❹〈文〉周代诸侯国名,春秋时据有今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陕西东部地区,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分裂灭亡。
❺地名,山西的简称。
❻朝代名:1.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史称西晋,公元316年为前赵所灭。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即帝位,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公元420年为刘裕取代,东晋灭亡。2.公元936年,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国号晋,史称后晋。公元946年灭亡。
❼姓。

前进

前进

前(前行;~去;~往) 进(进行;~逼;~抵;~驻;~占;推~) 晋(~见;~京)
出发前进:进发
向一定的目标前进:直取
以优秀者为表率带领大家前进:率马以骥
依次前进:递进
跟踪前进:跟进
并排前进:骈奏
风鼓帆前进:飏帆
隆隆作响地前进:雷辗
驾车马前进:进驾
逐渐前进:渐进 浸寻
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行远自迩 陟遐自迩
用胳膊和膝盖为支撑点匍匐前进:肘行膝步
慢慢前进:缓进
小步前进:接武
振奋向前:奋进
迎着艰难险阻前进:逆流而上 溯流而上
一直向前:直进 迈往 迅往 挺进(~中原)
 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马不停蹄
不停地前进:马不解鞍
前进不止:躃躃
继续前进:进而
以加倍的速度前进:兼程而进 兼程前进兼程取道 兼程并进 兼程并食
停止前进:尼行
奋力前进的样子:进进

☚ 前进   一同前进 ☛

晋升

晋升

跻(跻陟) 迁 进 升叙 升陟
晋升级别:晋(晋级;晋阶) 升第 进秩
晋升官职:优改
晋升官职或等级:晋秩
晋升职位:登位 登蹑 晋职
晋升官位:升进
晋升官位,臻于荣华之境:升荣
晋升官爵:迁官
晋升官阶:加官 加阶
晋升官阶爵位:加官进爵 进爵益禄
晋升其称号:晋号
根据考绩而晋职或奖励:迁叙 迁序
任满后依例迁叙:升年
按资历逐级晋升:循资 循阶 循陛
仕途中按照资历循序晋升:依流平进
提拔晋升:升擢
人升擢高第:鹍化
不循正道而晋升官职:横擢
普遍晋升:覃迁 普进(百官~)
特予晋升:特进
破格晋升:特迁 超进 升超
突然晋升:骤跻 骤徙
职位提升很慢:猴骑土牛(猕猴骑土牛)
晋升等很艰难:鲇缘竹 鲇鱼上竿 鲇鱼上竹 鲇鱼上竹竿 鲇鱼缘竹竿
(提高职位、级别:晋升)

☚ 进升   升登高位 ☛

提升

提升

提 擢(擢授) 题升
进升与降免:升黜
提高级别:晋(晋级;晋秩;晋阶) 提级
 升官晋级:上迁
官员升级:迁转
 调选迁转:调集
提升职务或职称:提职
提升职位:升职
 升职和赏赐:迁赏
提升职务:升差
提升官职:升官
官职得到提升:升官晋爵
官吏在正途以外的提升:闰陞
很快就会被提升:提日高升
选拔提升:抽进 选擢
 选擢人才:钓玉
官职提升,财富增加:升官发财
(提高职位、等级等:提升)

☚ 提拔   提升的方式 ☛

正式地会见,下级对上级时用

正式地会见,下级对上级时用

晋(晋见;晋谒;晋接) 进(进面;进参) 赞见 叩见
晋谒官府:谒府
僧道之进见:题注
前往进见:趋谒
拜访进见:造谒
登门晋见:造请
进贡晋见:献见
晋见上级或所尊敬的人:参谒
以礼晋见上级或辈分高的人:参拜 朝礼
 古代百官上朝参拜君主:朝参
下级以一定的礼节晋见上级:参(参见)
 参见尊者:朝谒
求见时通报姓名:内谒
进谒并答对:进对
恭敬地求见:只谒
屡次求见:踵见
(前去会见:进见)

另见:前往 会见 拜见 礼节

☚ 进见   朝见 ☛

朝代

朝代

朝(王朝;皇朝;唐~) 代(明~;清~) 时(宋~)
中国朝代名:夏(夏朝) 商(商汤;殷商) 周(东~;西~) 秦 汉(东~;西~) 魏 蜀 吴 晋(西~;东~) 宋 齐 梁 陈隋 唐 辽 金 元 明 清
一个朝代:一朝 一姓
一个君主统治的时期:朝(康熙~)
过去的各个朝代:历代 历朝 历政历叶
以前的朝代:前代 曩叶
前一个朝代:前朝
被本朝战胜而灭亡的朝代:胜朝 胜代
在位皇帝的朝代:当代
当时那个朝代:当朝 本朝 国朝
尊称本朝:圣朝
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累朝
政治清明的朝代:治朝
兴盛的朝代:熙朝 盛朝
两个不同的朝代:云鸟
更换朝代:更姓 易姓 迁鼎 鼎革 改朝换代 更姓改物 改元正位 改元正号 改姓易代 改朝换姓
帝王初即位改元:履端
更易朝代或年代:换代 过手
(建立国号的君主统治的整个时期:朝代)

另见:宫殿 皇帝 朝廷

☚ 古代   人生各时期 ☛

038 晋265 —316 317—420

265年司马炎称帝,定国号为晋,建都洛阳。传4帝,历52年。史称西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国号仍称晋。为与建都洛阳的晋相区别,史称东晋。期间,自304年至439年,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在北方和巴蜀地区先后建立过16个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其实,民族不限于5个,政权尚有汉族的冉魏、鲜卑族的西燕、鲜卑拓跋氏的代(北魏前身)和丁零族的翟魏等。这是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西 晋 世 系 表


东 晋 世 系 表


十六国兴亡表

西





国 名创建者民族都城兴亡时间灭于何国
成—汉李雄—
李寿
成都304—347东晋
汉—前赵刘渊—
刘曜
匈奴平阳—
长安
304—329后赵






前凉张寔姑臧317—376前秦
后赵石勒襄国—邺319—351冉魏
前燕慕容皝鲜卑龙城—邺337—370前秦
前秦苻健长安351—394西秦







后秦姚苌长安384—417东晋
后燕慕容垂鲜卑中山384—407北燕
西秦乞伏国仁鲜卑苑川385—431
后凉吕光姑臧386—403后秦
北凉段业—
沮渠蒙逊
汉—匈奴张掖397—439北魏
南凉秃发乌孤鲜卑西平—
乐都
397—414西秦
南燕慕容德鲜卑广固398—410东晋
西凉李暠敦煌—
酒泉
400—421北凉
赫连勃勃匈奴统万407—431吐谷浑
北燕高云—
冯跋
龙城407—436北魏
☚ 三国   南北朝 ☛

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时期分封侯国至公元前369年被韩、赵、魏三国所分,晋国灭亡。西周初封周成王弟叔虞为侯,其地今山西西南一带,国号晋,建都于唐。春秋初昭公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后为曲沃武公所统一,后陆续攻灭周围小国,至晋文公成为一方霸主。即今山西省大部。今山西省简称为晋便源于此。三国后期,司马炎称帝,国号晋。自武帝 (司马炎) 泰始元年 (公元265年) 起至愍帝 (司马邺) 建兴四年 (公元316年) 历时51年,史称西晋,被汉国所灭。迁都建康 (今南京) 自元帝建武元年 (公元317年)起至恭帝 (司马德文) 元熙二年 (公元420年) 被南宋刘裕取代。两晋共15帝156年。

☚ 禁   晋代户口 ☛

先秦时期诸侯国名 姬姓。为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所封,开国君主是周成王之弟叔虞。其疆域在今山西西南部,都城在唐 (今山西翼城西)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 (今山西闻喜东北),造成混乱,一度出现分裂局面,后被晋武公 (即曲沃武公) 所统一。晋献公时,迁都于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实力渐强,相继吞并了周围的一些小国。至晋文公时,国力强盛,内修政治,外征诸侯,遂成“春秋五霸” 之一。晋景公时,迁都于新田 (今山西曲沃西北),亦称“新绛”。兼并赤狄,使疆域大扩,有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一角,为晋鼎盛时期。春秋后期,君权削弱,六卿赵氏、魏氏、韩氏、知氏、范氏、中行氏逐渐强大,相互兼并。公元前458年,知氏、赵氏、韩氏、魏氏尽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 其后,知伯瑶专断晋公室,强行索取韩氏和魏氏的万家之县各一。知伯又向赵氏索取土地,遭拒绝,便率同韩、魏举兵攻赵,围赵襄子于晋阳。后来,韩、魏怕赵亡后祸及自身,反过来与赵氏联合,一举灭掉知氏,并三分其地。史称“三家分晋”,时为公元前453年。自三家分晋的局面形成,晋君 “反朝韩、赵、魏之君” ( 《史记·晋世家》),成为三国的附庸

☚ 鲁   楚 ☛

晋256—420Jin

朝代名。为司马炎所建。司马炎在256年代魏称帝,国号晋,建都洛阳。316年,被匈奴贵族建立的汉政权所灭。黄河流域又陷入分裂割据时期。317年,逃亡到江南的汉族贵族、官僚和大地主,同江南的大地主一起,拥立晋朝皇族司马睿为皇帝,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重建晋政权。历史上把司马炎所建的、都洛阳的晋政权称为西晋,把司马睿所建的、都建康的晋政权称为东晋。420年,刘裕代晋自立为帝,建立刘宋政权,晋亡。晋朝共历15帝,统治156年。

☚ 九品中正制   西晋 ☛

今山西省的简称。因春秋时期晋于此建国,故名。

晋晉jìn

❶进。如:晋见,晋级。
❷周朝国名。在今山西、河北南部及陕西中部、河南西北部。
❸朝代名,265~420年,司马炎所建。
❹后晋。
❺山西的别称。
❻姓。

晋(晉)jìn

Ⅰ  ❶ (进) enter;advance: ~ 见 have an audience with
❷ (升) promote: 加官 ~ 爵 be promoted to a higher office and rank Ⅱ ❶ (春秋诸侯国名) Jin (a state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❷ (朝代) the Jin Dynasty (265 — 420)
❸ (山西的别称) another name for Shanxi Province
❹ (姓氏) a surname: ~ 灼 Jin Zhuo
◆晋级 rise in rank;be promoted;
晋见 call on (sb. holding high office);have an audience with;
晋升 promote to a higher office;
晋谒 [书] call on (sb. holding high office);have an audience with

Jin(progress)

国名。姬姓,始封之君为周成王弟唐叔虞。春秋时国都先后在绛(今山西翼城县东南)、新田(今山西侯马市)。春秋前期逐步发展,至文公时(前636—628年在位)成为中原霸主。此后100多年与楚国争霸。公元前4世纪中叶韩、赵、魏瓜分晋国。在这之后,这三国有时合称三晋,魏国有时也单独被称为晋。

古国名。公元前11世纪西周封置,初封周成王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县西),主要在今山西西南部地区。后都鄂(今山西乡宁县)。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形成分裂局面,后为曲沃武公所统一。晋献公又迁都于绛(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并陆续攻灭周围小国。至晋文公时又改革内政,国力强盛,成为霸主。晋景公时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西),又称新绛。国力大盛,兼并了赤狄,疆域大为扩展,其地域有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一部分。春秋后期六卿逐渐强大,相互兼并。公元4世纪中叶为韩、赵、魏三家瓜分。

❶古国名。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国。姬姓。都于唐(山西翼城西),国号唐。叔虞子燮时,改为晋。晋文侯时都于翼(翼城南)。至晋昭侯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山西闻喜东北),播下分裂的种子。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灭晋侯缗,统一晋。晋献公陆续攻灭耿、霍、魏、虢、虞等邻近小国。晋文公继位,改革内政, 国力富强。攻伐曹、卫,败楚于城濮(山东濮县),一跃而为中原之霸主。晋景公兼并赤狄,又败秦、伐齐。据有今山西大部与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及陕西一角。晋、楚长期争霸,互有胜负,前546年,十四国会盟弭兵,晋、楚平分霸权。春秋后期,六卿强大,晋室式微,于前403年韩、赵、魏立为诸侯,晋室遂亡。(参考图97)
❷朝代名。起自武帝司马炎代魏的泰始元年(265),止于恭帝司马德父元熙二年(420)。历十五帝,一百五十六年。咸宁六年(280)灭吴统一全国。疆域东南及海,西达葱岭,西南至今云南、广西及越南中部,北抵燕山,东北止于朝鲜半岛西北部。武、惠、怀三帝都洛阳(今属河南),愍帝都长安(陕西西安)。建兴四年(316)为匈奴汉国所灭,残余势力拥司马睿在建康(江苏南京)重建朝延,是为元帝。北方则进入十六国时期。史称元帝以前的晋为西晋,元帝起为东晋。晋统治年间是门阀统治的鼎盛时期,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

晋jìn

用楚材

❷ 秦之好

❸ 楚材用|加官爵|秦欢

晋晉jìn

(10画)

【提示】日,中间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晋〔晉〕jìn

10画 日部 
(1) 向前进;向上升: ~见|~级|加官~爵。
(2) 周代诸侯国名,国土主体部分在今山西。后为山西省的别称: ~剧。
(3) 朝代名。
 1. 公元265~420年,司马炎所建。历史上又分为西晋、东晋。
 2. 公元936~946年,石敬瑭所建。史称后晋。

晋晉jìn

甲骨文和西周及春秋金文都从两倒“矢”在“日”上。或说“日”象器形,古代用矢投壶,象投入形,进义。如:晋京|晋谒|晋见|晋级。假借为周代诸侯国名。后来就作为山西省的别称。小篆从两“至”(矢尖着地),从日。隶书渐变作“晉”,现作为异体字。楷书中宋代以后简化作晋,现以为规范字。见《异体字表》。

晋晉★异◎常★常◎异


jìn表意,甲骨文、金文从日从臸(zhī),臸为到达,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晉”。本义表示进。(一说象形,甲骨文、金文象两支箭插在器中之形,本义为箭,假借为进,向前。)引申为升迁。假借为古代国名,由此引申为朝代名、姓等。俗字作“晋”,据草书楷化。《异体字表》以“晉”为异体字。
【辨析】
❶以“晋”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jìn:缙∣jiǎn:戬。
❷晋/进 见199页“进”。
【构词】
晋级(晉級)∣晋升(晉升)∣三国归晋(三國歸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