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晁公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晁公武 晁公武生卒年不详字子止,号昭德先生,晁冲之之子,钜野(今属山东)人,后迁居四川嘉定府(今四川乐山)。绍兴二年(1132)进士。十五年,为四川总领财赋司幹办公事。十七年,为潼川府通判,知恭州,迁荣州、合州。二十七年在潼川路转运判官任上。隆兴二年(1164),为国史院编修官。乾道四年(1168)为利州路安抚使兼知兴元府。六年,为四川安抚制置使。终官吏部侍郎,卒葬嘉定之符文乡。李焘曾为撰《晁公武墓志铭》,不传。清钱保塘辑有《晁公武事略》(《郡斋读书志》附)。自七世祖晁迥起,家富藏书,至公武所藏凡二万四千馀卷。公武守荣州时,校雠异同,撰《郡斋读书志》四卷,为宋代目录学名著。词见《阳春白雪》卷二。 ☚ 朱雍 林仰 ☛ 晁公武生卒年不详。字子止。南宋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因祖居开封昭德坊,人称昭德先生。绍兴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平生博闻强识、谙于训诂、尤精校勘目录之学。家藏图书甚富,后又得他人藏书,悉心校雠,疏其大略,著成《郡斋读书志》二十卷。后世学者考定宋以前版本源流,多本此书。元马端辰《经籍考》即是一例。另著有《易诂训传》、《尚书诂训传》、《中庸大传》、《毛诗诂训传》、《春秋诂训传》、《稽古后录》、《昭德堂稿》等书,今皆佚。 晁公武约1105—1180宋藏书家、目录学家。字子止,山东巨野(一说河南清丰)人。官至吏部侍郎。有《郡斋读书志》,被誉为“私家目录之璧”。为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有《训估传》、《石经考异》等著作。参见“郡斋读书志”。 晁公武生卒年不详南宋学者、藏书家、目录学家。字子止。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世居开封昭德坊,因称“昭继先生”。绍兴进士。靖康中避兵入蜀。历任四川总领、财赋司干办公事,知恭州、荣州、合州,利州路安抚使,四川安抚制置使等。乾道中,为临安少尹。自七世祖晁迥以后,都喜藏书。至公武,合累世藏书共有24500余卷。经其校雠舛误,撮论大旨,编成《郡斋读书志》,为宋代有名的提要书目。思想倾向于心学,肯定西汉扬雄、北宋司马光所说的“潜虚”为天地万物之根本。说“潜虚是五行为本,五五相乘,为二十五,两之为五十,首有气体性名行变解七图,然其辞有缺者,盖未成也”。 晁公武 晁公武南宋版本目录学家。字子止,钜野(今巨野)人。靖康间(1126年)避难入蜀。绍兴初举进士第,为四川转运使井度属官,总领四川宣抚司钱所,主管文字。绍兴十七年(1147年)以左朝奉朗通判潼川府,历知恭、合二州。后以敷文阁直学士迁左朝议大夫,除临安少尹,累官吏部侍郎。晚年卜居嘉定卒。其祖晁迥在开封时居昭德坊,后世子孙沿用此称,公武被世人称为“昭德先生”。一生博闻强记,通训诂,精校勘目录之学。自其七世祖晁迥以后,都喜藏书。至公武又受南阳井度赠书50箧,合旧藏累至24500余卷。自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躬自校雠,每完成一种即写出读书心得,并附人不少遗闻佚事作考证资料,编成《郡斋读书志》*20卷,为宋时著名目录提要,后世学者考证宋室以前经籍版本源流,多以此书为据。另著有《易诂训传》18卷、《尚书诂训传》46卷、《毛诗诂训传》20卷、《春秋诂训传》30卷、《稽古后录》35卷、《昭德堂稿》卷,均不传。 ☚ 崂山方言 徐邈 ☛ 晁公武Chao Gongwubibliographer of the Song Dynasty.Works: Records of Reading Books at Qun Studio,etc. 晁公武南宋藏书家。字子止。钜野(今山东巨野)人。自七世祖晁迥以后,都喜藏书。至公武,又受南阳井度赠书五十箧,合旧藏共有二万四千五百多卷。校讎异同,论述大旨,编成《郡斋读书志》四卷,《后志》二卷,为宋时有名目录提要。晁迥在开封时居昭德坊,后世子孙沿用此称。公武被称为昭德先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