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聲聲(声)Shē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浙江之余姚、山西之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姬姓,蔡大夫声子之后也。公孙归生,字子朝,为朝氏,谥声子,故又为声氏。”此以谥为氏,系出姬姓。
❷ 《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 “楚公族有声氏。”则此当系出芈姓。
❸又云: “鲁亦有声氏。”望出东鲁。

聲shēng

❶聲音。《漢書》司馬相如《上林賦》:“寂漻無聲,肆乎永歸。”
❷樂聲,音樂。王褒《洞簫賦》:“寡所舒其思慮兮,專發憤乎音聲。”傅毅《舞賦》:“是以論其詩不如聽其聲,聽其聲不如察其形。”
❸言語。蔡邕《短人賦》:“醉則揚聲,罵詈恣口。”
❹名譽,聲威,聲教。《漢書》班固《答賓戲》:“聲盈塞於天淵,真吾徒之師表也。”禰衡《鸚鵡賦》:“於是羨芳聲之遠暢。”

“声”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ㄕㄥshēng2434说话;表示许可。粤语。广东广州〖〗。佢成日都唔~嘅他整天都不说话‖有人敢~。闽语。福建厦门〖〗。顶面有~,下头照行上级说认可,下面的照办‖汝无~,伊敢做你不说许可,他怎么敢做?喊;𥊹。客话。福建永定下洋〖〗。数目。闽语。广东揭阳〖〗。少本书照厚,页~𠀾减这本书这么厚,页数不少。回;次数。闽语。福建厦门〖〗。头~头一回‖即~这一回‖尾~最末一回‖两~两回。表示接近准确的数量。闽语。福建厦门〖〗。岁~岁数‖钱~钱数‖价~价格‖点~钟点。地(用在重叠象声词的后面)。粤语。广东广州〖〗。沙沙~哗哗地‖呼呼~‖隆隆~。

聲声

(4次) 声音。~有隐而先倡 ~有隐而相感兮《章·悲》 蝉𡧯漠而无~《辩·一》 嗼寂默而无~《哀》

❶謂“樂” 也。《禮記·月令》: “止聲色,毋或進。” 鄭玄注: “聲,謂樂也。”《禮記·月令》: “去聲色,禁耆欲。” 鄭玄注: “聲,謂樂也。”
❷五聲雜比曰音,單出曰聲。《禮記·樂記》: “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鄭玄注: “宫商角徵羽雜比曰音,單出曰聲。”
❸謂樂節也。《禮記·射義》: “循聲而發,發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賢乎!” 鄭玄注: “聲,謂樂節也。”

聲sheng

C295
“声”的繁体。

聲shēng

S103
“声”的繁体。

〖聲〗 粵 sing1〔升〕普 shēnɡ

❶ 聲音。許慎《說文解字》:「〜,音也。」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鳳簫〜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❷ 心聲。《列子.湯問》:「吾於何逃〜哉?」
❸ 音樂。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
❹ 口音。荀況《荀子.勸學》:「生而同〜,長而異俗。」
❺ 指「四~」,古漢語的平、上、去、入四個聲調。
❻音訊,消息,聲氣。班固《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界上亭長寄〜謝我,何以不為致問?」
❼ 聲望,名聲。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此人皆身至王侯將相,〜聞鄰國。」(此人:指魏其、季布及灌夫。)
❽ 宣揚,伸張。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金鼓以〜氣也。」(氣:士氣。)

聲,甲骨文作,小篆作
甲骨文第一、二字形本象以手持物叩擊懸磬之形,而於 “磬”形下加 “聽” 作意符,合體會意,表示叩擊懸磬、發出音響,“聽” 兼作聲符。第三、四、五字形結構大加簡省,但由於有第一、二字形作對比,也很容易推知。本義是樂音,後泛指聲音,引申爲發聲、名聲等義。“聽” “聖” “聲” 三字音義相通,本爲一字分化,故早期多通用。文獻 “殸” 或讀 “磬”,或讀 “聲”。“聲”在卜辭中或用作地名。
楚簡帛文以 “聖”爲“聲”。秦簡牘文作,篆隸雜糅,古隸典型。參見295.聖字條、338.聽字條。

聲()


甲骨文合集6016,殷
其聲。

甲骨文合集17158,殷
丙……聲……允死。

甲骨文合集32926,殷
□□, 貞聲𡆥。

小屯南地甲骨3551,殷
丁丑貞,聲又兕。

軄編鐘,近出殷周金文集録51,春秋後期
(比)者(毊)(聖)。
按: 从声聖聲。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52,戰國至秦
廣眾心,聲聞左右者,賞。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所胃(謂)法君之佐佐主无聲者,此之胃(謂)也。

漢印文字徵
司馬聲。

漢印文字徵
吴聲。

漢印文字徵
周子聲印。

熹平殘石,東漢
名立聲著。

肥致碑,東漢
行成名立,聲布海内。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陽,東漢
政崇無爲,聲教禁化。

三老掾趙寬碑,東漢
充國弟,字子聲。

姚伯多供養碑,北魏
梵音布聲神仙爲友。

伏君妻咎雙仁墓誌,北魏
信可以道映前列,聲藹今芳。

王誦妻元氏墓誌,北魏
與仁何昧,祚善徒聲。

元子正墓誌,北魏
於是聲高海内,譽馳天下,當年絶侣,望古希儔。

元誘妻薛伯徽墓誌,北魏
既和聲遠聞,實求之者不一,常以相女而授,固未之許。

寇臻墓誌,北魏
長播烋譽,金聲玉振。

元文墓誌,北魏
五嵗誦論孝,聲韻清辯,以爲有祖之風焉。

寇憑墓誌,北魏
烋聲玉振,屈宰高陽。

元馗墓誌,北魏
神童發齔,英聲因弱。

李挺墓誌,東魏
哭聲何遽,挽聲弗緩,座上無留,尊中自滿。

竇泰妻婁黑女墓誌,北齊
遺塵可嗣,比節侔聲。

高淯墓誌,北齊
大行小道,咸舉其契,於是聲飛海外,跡超日下。

宇文誠墓誌,北齊
聲鬯千載,與金石同。
按: 簡化形體。

雲門寺法懃塔銘,北齊
聲輟雜會,影託花林。

吕胡墓誌,隋
標識早聞,避聲高而留字。

封忠簡妻王楚英墓誌,隋
才超許洛,聲逸天下。

尹尊師碑,唐
繼絶景而胤希聲,則尊師其人矣。

張休光墓誌,唐
並聲聞海内,道著衡門。

嚴識玄墓誌,唐
聲芳遠邁,史籍載焉。

康贊羑墓誌,後唐
妙年端謹,聲振簪纓。
《説文》:“聲,音也。从耳殸聲。殸,籀文磬。”
甲骨文从殸𦔻(聽)聲, 殸或省。金文从声聖聲。

☚ 職   聞 ☛
000038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