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聶(聂)Niè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度、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藏、苗、白、回、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卫大夫食采於聂,因氏焉。望出河东、新安。”聂北,本春秋邢地,邢为卫灭,遂为卫邑,故址在今山东聊城。 卫大夫,《广韵》、《韵谱》 均作 “楚大夫”,则“聂”,或为楚邑; 又,《中国姓氏大全》 称: “古有地名聂北,春秋时属邢国 (在今山东茌平西) (按: 茌平,当作 ‘荏平’)。邢国灭亡后属齐。” 与前所言均别。录之以备考。 ❷藏族之聂姓,则为聂赤赞普之后,有父系六族,其中有聂氏,此以氏族名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战国时韩有聂政; 三国时吴有聂友,丹阳太守;宋代有聂冠卿,词人; 当代有聂耳。 聶“聂”的繁体字。 上一条: 聂 下一条: 瓋
聶“聂”的繁体字。 上一条: 聂 下一条: 颞
聶“聂”的繁体字。 上一条: 聂 下一条: 摄
聶“聂”的繁体字。 上一条: 聂 下一条: 摄 聂聶ㄋㄧㄝˋniè四4638①动附耳私语。江淮官话。湖北蕲春。章炳麟《新方言・释言》:「蕲州谓附耳私语为~。」湖北广济。②形盖得很严,没缝。粤语。广东阳江〖 〗。   聶聶之言䐑也。《禮記·少儀》: “牛與羊魚之腥,聶而切之爲膾。” 鄭玄注: “聶之言䐑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聶,之涉反,注及下皆同。” 聶nieC299 “聂”的繁体。 聶nièN061 “聂”的繁体。 聶 ☚ 聝 𦣞部 ☛ 聶 (niè)尼輒切。附耳私小語也。 聶 *聶niap[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附耳私小語也。从三耳。(十二篇上) 多耳會聚狀,傾聽某人的細語。 ☚ 毚 00001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