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显示偏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显示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尽管偏好是人们主观的想法,它无法被直接观察,但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来推知其偏好。即显示偏好旨在从人们的购买行为来推测出他们的偏好。在通常的消费者理论中,偏好 (或效用函数)的概念起着中心的作用,但它是与人们内心活动有关的心理概念,故往往被认为这是通常消费者理论的缺点。在20世纪40年代,萨缪尔森(Samuelson) 提出了显示偏好理论。根据该理论,从实际观察到消费者在不同价格下做出的选择,不用偏好(或效用函数) 的概念,就可以推论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及需求函数的一些重要性质。设在市场价格为p=(p1,…,pn)时,某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为x=(x1,…,xn),而在价格为p′=(p1′,…,pn′)时,同一人的实际购买力为x′= (x1′,…,xn′)。如果∑pixi≥∑pixi′,则说明x显示偏好于x′。显示偏好的弱公理:如果x显示偏好于x′,且∑pixi≥∑pixi′,则x′一定不能显示偏好于x。或等价地,不等式∑pixi≥∑pixi′(1)和不等式∑pi′xi′≥∑pi′xi′(2)不能同时成立。能满足这个公理的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可以说是合理的。因为在价格p时他实际购买x。故他的收入不会低于∑pixi。如果在同一价格p下他购买x′的话,则要支出∑pixi′。由不等式 (1) 知,这个支出不超过收入。所以如果他愿意购买x 则是可以买到的。但实际上他买了x,这意味着他认为x比x′好,偏好于x。现在如果不等式 (2) 也成立,通过与刚才一样的推论,我们知道他认为x′比x好。这就导致了矛盾的经济行为。在消费者行为满足显示偏好的弱公理的假设下,不用效用函数的概念,就能导出通常消费者理论中关于需求函数的一些重要性质(例如需求函数的惟一性,零阶齐次性及斯拉茨基方程中替代项的负性等)。显示偏好理论在萨缪尔森、霍萨克以后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发展。对显示偏好理论的许多运用支持了萨缪尔森最初的观点: 显示偏好能够提供作为消费者行为理论基础的偏好理论。显示偏好的分析技术被用于证明竞争均衡的存在及其稳定性,证明希克斯复合商品定理等。显示偏好理论为传统的效用分析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