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低碳化
以低碳作为产业的发展模式、产品标准和无止境目标的宏观架构。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产业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出发,构建低碳化发展新体系。产业低碳化的内容包括能源产业、交通、建筑业和农业等的低碳化。
能源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就是要发展对环境、气候影响较小的低碳替代能源。低碳能源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清洁能源,如核电、天然气等;另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核能作为新型能源,具有高效、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清洁优质的能源。天然气是低碳能源,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可再生能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能源资源,对环境的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远低于化石能源,甚至可以实现零排放。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大规模开发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潜力。要大力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低碳化。
交通低碳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电气轨道交通已成为发展交通的新亮点。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交通低碳化的重要途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乙醇燃料汽车、生物柴油汽车、天然气汽车、二甲醚汽车等类型。发展电气轨道交通是交通低碳化的又一重要途径。电气轨道交通是以电气为动力,以轨道为走行线路的客运交通工具,已成为理想的低碳运输方式。城市电气轨道交通分为城市电气铁道、地下铁道、单轨、导向轨、轻轨、有轨电车等多种形式。
建筑业低碳化。推广太阳能建筑和节能建筑,积极推进建筑低碳化进程。太阳能建筑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代替常规能源,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阳光屋顶等途径,为建筑物和居民提供采暖、热水、空调、照明、通风、动力等一系列功能。太阳能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利用太阳能实现 “零能耗”,建筑物所需的全部能源供应均来自太阳能,常规能源消耗为零。绿色设计理念对太阳能建筑来说尤为重要,建筑应从设计开始就将太阳能系统考虑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太阳能外露部件与建筑立面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太阳能与建筑材料一体化。建筑节能是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自然通风采光的设计、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使用、智能控制等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建筑节能要在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等。
农业低碳化。在实施农业低碳化中主要强调植树造林、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方面。大力植树造林,重视培育林地,特别是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在吸碳排污、改善生态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也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通过水资源时空调节、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以及提高植物自身水分利用效率等,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有机农业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
工业低碳化。工业低碳化是建立低碳化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业低碳化主要是发展节能工业,重视绿色制造,鼓励循环经济。节能工业包括工业结构节能、工业技术节能和工业管理节能三个方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工业结构朝着节能降碳的方向发展。加强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服务业低碳化。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走低碳化道路,发展绿色服务、低碳物流和智能信息化。绿色服务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无污、无害、无毒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绿色服务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从服务流程的服务设计、服务耗材、服务产品、服务营销、服务消费等各个环节着手节约资源和能源、防污、降排和减污,以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有机统一。
消费业低碳化。低碳化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消费方式,实行消费的低碳化。消费低碳化要从绿色消费、绿色包装、回收利用三个方面进行消费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