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文馆官署名。唐武德四年在门下省设修文馆,九年改为弘文馆。神龙元年因避孝敬皇帝李弘讳,改称昭文馆。其职为详正图籍、教授生徒、参议朝廷制度礼仪等,设学士。宋沿唐,掌四库图书修写校雠之事。元丰后并其职于秘书省。参《新唐书·百官志二》。 昭文馆 昭文馆学馆名。辽国置。《辽史·百官志三》:“昭文馆:昭文馆直学士。杨遵勗子晦为昭文馆直学士。” ☚ 招贤检院 昭玄寺 ☛ 昭文馆官署名。唐武德四年于门下省署修文馆,九年改为弘文馆,神龙元年又改名昭文馆。置学士,掌校正图书,教授生徒,参议朝廷制度礼仪。宋承唐制。 昭文馆官署名。唐有弘文馆,宋初此称昭文馆,为三馆之一。掌收藏经史于集四部图籍以及修撰、校 等事。置大学士,出首相兼领,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判官以两省五品以上官充任。元丰改制,并归秘书省。辽亦有昭文馆,置昭文馆直学士,属南面朝官。 昭文馆馆阁。隶崇文院。
职能崇文院东廊为昭文书库。并设官分职,授予名流入直馆内,收藏、编校书籍,储养人材,以备不时之用;或以它官带昭文馆职为贴职。(《麟台故事》卷1《沿革》)并参“三馆秘阁”。
序位在史馆之上。
编制馆职额:有大学士一人,学士、直学士(罕置),直昭文馆,判昭文馆事。吏额:孔目官一人,书库官一人,守当官三人,楷书五人(《麟台故事》卷4《官联》)。
简称与别名❶宏文馆、弘文馆。《宋朝类苑》卷29《三馆》:“三馆谓宏文馆、史馆、集贤院,建隆元年二月,避讳字,诏易名昭文馆。”“昭文馆本前世弘文馆,建隆中,以其犯宣祖讳改。” ❷昭文。《长编》卷19,太平兴国三年二月一日:“诏赐名为崇文院。……院之东廊为昭文书。”《宋朝类苑》卷29《三馆》:“赐名崇文院,以东廊为昭文馆书库。” ❸文馆。《青箱杂记》卷9:“(燕公肃)晚登文馆,列侍从,作直学士。”《宋史·燕肃传》:“直昭文馆,……擢龙图阁待制……进龙图阁直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