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坟古渡黄河古今渡口。位于包头市南郊合林格尔乡兰柜窑子,北距包头市15千米,渡口南岸为伊克昭盟昭君坟乡。河面宽约300米左右。此渡在北魏时称“金津渡”,后因渡口南岸有一古冢名“昭君坟”,故又叫“昭君坟渡口”。据内蒙古考古界和史学界考证,昭君出塞时确曾在这一带渡河,且渡河后有一段时间也曾住在包头昆都仑沟北的光禄塞和“夫人城”(即汉代的五原塞,今包头市的哈业胡同附近)。自古迄今,此渡即为塞北重要渡口,大批驼队出入鄂尔多斯和陕北榆林等地均从此处渡河。此处在阴山南麓,即古“敕勒川”故地,历千余年不废。抗日战争时期仍为包头一带重要渡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渡口仍很繁忙,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渡口也采用机动船和拖驳摆渡,一一次可渡运汽车数辆,即使在包头黄河公路大桥建成后亦未废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