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红七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红七军

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武装。1929年秋,为共产党人掌握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共一千多人。在壮族农民赤卫军配合下,于恩隆、奉议县一举消灭反动的警备第三大队一千多人。同年12月11日在百色举行起义,成立红七军共七千余人,由邓小平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兼第七军政治委员,张云逸任第七军军长,韦拔群任第三纵队司令。在桂西右江流域壮族聚居的十六个县内,约一百余万人地区,先后建立红色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后主力调往江西中央根据地。进行反围剿斗争,经历“万里长征”等。留在桂西的红二十一师后编为右江独立师,由韦拔群、陈洪涛等领导,在右江地区坚持斗争。

红七军

红七军

1929年12月11日,由中共广西前委领导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右江地区农民武装举行百色起义后编成。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前委书记兼党代表(后改称军政委),龚鹤村任参谋长,陈豪人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纵队,李谦、胡斌(后冯达飞)、韦拔群分别任纵队长,全军4000多人。1930年8月,扩编成立第四纵队。全军共有7000余人。10月,红七军与红八军第一纵队余部在广西凌云县境内会合后开赴河池县城整编。11月8日,红七军在河池县城举行整编大会,将四个纵队及红八军一纵余部改编成为3个师。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前委书记兼政委邓小平、参谋长龚鹤村、政治部主任陈豪人。此后,军前委和军部率主力第19、20师北上转战桂黔湘粤赣边,1931年7月初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与红一方面军会合,后编入红三军团。第21师师长韦拔群和政委陈洪涛在右江重组部队,坚持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争。

☚ 百色起义   中国红军第七军目前实施政纲 ☛

红七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广西右江流域建立的革命军队。全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1929年秋,由中国共产党人掌握的桂军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共1千余人,从南宁开赴右江流域,与当地壮族人民,特别是与壮族农民协会、壮族农民赤卫军配合。于12月11日举行※“百色起义”,宣布成立红七军,共7千余人,其中多壮族子弟兵,由邓斌(即邓小平)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兼红七军政治委员,张云逸任军长,韦拔群(壮族)任第三纵队司令,黄治峰(壮族)任右江农民赤卫军总指挥。领导当地壮、汉、瑶等族人民建立和保卫右江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扩大革命胜利果实。1930年10月,主力奉命北上与中央红军汇合,留下以壮族战士为主的第三纵队(后改称红二十一师、红军右江独立师),在右江流域坚持革命斗争。直到1932年10月,因众寡悬殊被桂系军阀所镇压。余部转入地下活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