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死mèi sǐ冒死。李商隐《韩碑》: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昧死mèi sǐ冒死。李商隐《韩碑》:“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昧死冒死,不避死罪。《韩非子·初见秦》:“臣~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从:同“纵”。合纵。) 昧死文书用语,犹冒死。多用于臣下上呈文书,以表示敬畏。《居延汉简甲乙编》三八七·一二;五六二·一七:“肩水候官令史得敬老里公乘粪土臣熹昧死再拜上言变事书。”即“熹”其人冒着死的可能向上奏书。实际当并非如此,在此只是一惯用语,常见于古代文献中:《战国策·秦策一》:“臣昧死,望见大王,言所以举破天下之从。”《史记·秦始皇本纪》“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独断》:“汉承秦法,群臣上书皆言昧死言。王莽盗位,慕古法,去昧死曰稽首。” 昧死冒死,多用于臣子上书时表示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