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王维
←上一篇: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下一篇:伊州歌 →
诗词简介:
王维和裴迪是知交,早年一同住在终南山,常相唱和,以后,两人又在辋川山庄“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新昌里在长安城内。吕逸人即吕姓隐士,事迹未详。这首诗极赞吕逸人闭户著书的隐居生活,显示了作者艳羡“绝风尘”的情怀。
 
这首诗,句句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充分表现了诗人归隐皈依的情思。描写中虚实结合,有上下句虚实相间的,也有上下联虚实相对的,笔姿灵活,变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滞,颇有情味。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唐].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  
     
    《 chūn rì yǔ péi dí ɡuò xīn chānɡ lǐ fǎnɡ lǚ yì rén bú yù 》 
    《 春 日 与 裴 迪 过 新 昌 里 访 吕 逸 人 不 遇 》 
    .[ tánɡ ]. wánɡ wéi.
    .[ 唐 ]. 王 维 .
    táo yuán yí xiànɡ jué fēnɡ chén , liǔ shì nán tóu fǎnɡ yǐn lún 。 
    桃 源 一 向 绝 风 尘 , 柳 市 南 头 访 隐 沦 。 
    dào mén bù ɡǎn tí fán niǎo , kàn zhú hé xū wèn zhǔ rén 。 
    到 门 不 敢 题 凡 鸟 , 看 竹 何 须 问 主 人 。 
    chénɡ shànɡ qīnɡ shān rú wū lǐ , dōnɡ jiɑ liú shuǐ rù xī lín 。 
    城 上 青 山 如 屋 里 , 东 家 流 水 入 西 邻 。 
    bì hù zhù shū duō suì yuè , zhǒnɡ sōnɡ jiē lǎo zuò lónɡ lín 。 
    闭 户 著 书 多 岁 月 , 种 松 皆 老 作 龙 鳞 。 
     
  •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唐].王維.
    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吕逸人隐居之地方,与尘俗世事隔绝。我专程来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
    来访未遇主人,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何必询问主人。
    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内一样,东邻流动的水流入西边邻居。
    主人在这里著书立说的时问已经很长了,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很老了,树的表皮都象龙鳞一样。
     
  •  
    裴迪,王维诗友,早年同居终南山,后常伴王维隐居辋川,游览赋诗,琴樽相乐。新昌里,即新昌坊,在长安朱雀街东自北数第八坊(见《长安志》)。吕逸人:不详何人。逸人,古代称隐居之人。遇:会见。
    桃源:即桃花源,此指吕逸人隐居之处。
    一向: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绝:断绝,隔绝。
    风尘:指尘俗的世事。
    柳市,汉长安地名。《汉书·游侠传》载:“万章。字子夏,长安人也。长安炽盛,街闯各有豪侠,章在城西柳市,号西城万子夏。”此亦借指吕逸人隐居之处。
    隐沦:隐士,隐居之人。
    题凡鸟:典出《世说新语·简傲》。魏嵇康与吕安两人平素非常要好,只要一想念对方,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要命驾专程前去探望。有一次,吕安来看嵇康,正巧嵇康不在家,康兄嵇喜前来迎接。吕安不进屋,只在门上写了一个“凤”字就走了。嵇喜看到了这个“凤”字后,感到非常高兴,认为是吕安在表扬他。他哪里知道,这个“凤”字是吕安对他的讥讽,认为嵇喜这个人只不过是一只“凡鸟”而已——“凡”与“鸟”这两个字合写,就是“凤”的繁体字字形。作者在“题凡鸟”前加“不敢”,有两个意思:一是此次来访未遇主人;二是赞扬吕逸人家不俗气。
    看竹:典出《晋书·王羲之传》。王徽之见吴中一个大夫家有好竹子,就去观赏。到了那里以后,在竹林中讽啸了很长时间。主人请他坐下,他仿佛没有听到。在他要回去的时候,主人把门关上,留他赏竹,尽欢而散。作者在此用典,也有两个意思:一是未见到主人;二是作者与主人不外,尽管主人不在家,仍可留下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
    何须:何必,哪里还用。
    屋里:室内。唐朝杜甫《见萤火》诗:“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前星宿稀。”唐朝姚合《咏破屏风》:“残雪飞屋里,片水落床头。”
    闭户:闭门,关门。
    种松:栽种松树。
    龙鳞:谓古松躯干如龙鳞。这里用它来形容老松树的表皮呈现出鳞的形状,很老了。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裴迪,是作者的诗友,二人相知相交很深,早年同住终南山辋川庄,终日“浮舟往来,弹琴赋诗” (见《旧唐书·王维传》)。新昌里,在长安城内; 吕逸人,即姓吕的隐士,事迹未详。诗作热情赞美吕逸人的隐居生活,显示出诗人厌倦世俗、艳羡隐逸生活的高尚情操。
     
    首联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源,比喻吕逸人的居所,以“绝风尘”三字,作为诗眼,统领全篇。二联运用两个历史典故,写自己访隐士不遇的心情:一是“凡鸟”,即“凤”字的分写,典出《世说新语·简傲》:三国魏时,吕安访他的好友嵇康未遇,其兄嵇喜出门迎接,吕在门上题写“凤”字而去,嘲讽喜是“凡鸟”。诗人说“到门不敢题凡鸟”,是显示对吕逸人的尊重。二是坐车观竹,典出《晋书·王羲之传》:羲之之子王微之听说吴中一人家有好竹,坐车前往观竹,“讽啸良久”。诗人活用典故,“看竹何须问主人”,表示出他即使拜谒不遇,也敬慕其“绝风尘”的高风亮节。三联写访吕逸人居处所见:“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描绘其环境,抒隐逸之情,又照应“绝风尘”。末联正面写吕逸人的隐逸生活:闭门著书“多岁月”,种的松都成了“老龙鳞”,说明吕逸人隐居生活的持久,与首句的“一向绝风尘”相呼应。
     
    全篇结构严谨,布局完整,运笔灵活,变换多样,却处处不离中心,照应眼目,充分显示出诗人“绝风尘”的情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