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手风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手风琴shǒu fēng qín一种风琴。1931年《英汉对照百科名汇》:“Accordion,长方手风琴;小风琴。”1935年刘诚甫《音乐辞典》:“手风琴,Accordion。”◇手琴、手提风琴、八音盒、和合琴、小风琴、长方手风琴、新式八音匣。 乐器 乐器乐(乐具;乐物;乐品;民~;器~) 雅器 弦管 银字 鼓拍 另见:娱乐 弦 弹奏 击乐 乐声 悦耳 ☚ 乐器 弦乐器 ☛ 手风琴轻便键盘乐器。1929年奥地利人戴米安改进并命名。由6件(键盘、变音器、低音钮键倍司、风箱、音屉、簧片)组成。分2类(钮键式、键盘式),中国多用后者。以倍司数量分6种(48、60、80、96、120、185),键盘音域依倍司的多少而定,以120倍司为例,键盘41,音域f至a3,有11个音栓变化音色。以用途分4种(合奏手风琴、低音手风琴、重奏手风琴、儿童手风琴)。常用于4种音乐(独奏、声乐伴奏、舞蹈伴奏、轻音乐)。 手风琴 手风琴accordion簧鸣乐器,也是一种轻便的键盘乐器。其构造为右手演奏的高音键盘(也有为按钮)和左手操纵的低音钮键(又称贝司)、风箱、音屉、簧片、外壳等组成,较大型的手风琴还有用以改变音色的变音器(也叫音栓)。演奏时,左手推拉风箱,依靠风力,振动长、短、厚、薄不等的簧片,然后利用右、左手操纵的键盘及钮键,制动音屉的连锁装置而发出不同音高的音。左手的钮键构造复杂,可发出单音和大、小三和弦,属七、减七和弦的音响。手风琴的规格以低音钮键的多少为标准,常见的有32个、48个、60个、80个、96个、120个等不止;专业演奏所用的为120个贝司,右手41键,音域f~a3,11个变音器。也有右手亦为钮键的,流行在欧洲及美洲的一些国家,在俄罗斯称“巴扬”。手风琴体积较小,音量大,音色优美富于变化,携带、演奏方便,常用来为歌唱、舞蹈伴奏,也可以独奏或组成手风琴乐队。最早的手风琴是奥地利人达米安于1829年将德国人布施曼制作的奥拉琴加以改进,增加了伴奏用钮键而正式形成的。现在流行的键盘式手风琴则形成于19世纪中叶。手风琴属和声乐器,有丰富的表现力,许多作曲家专门为之创作乐曲。我国城乡中小学中也很普遍。 ☚ 风琴 口风琴 ☛ 手风琴 手风琴Shoufengqin自由簧振动键盘乐器。手风琴的发音特征和风琴相同,是由气流激发簧片振动而发声的,但其结构却和风琴大相径庭,其不同之处有: ☚ 风琴 口琴 ☛ 手风琴 手风琴手风琴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钮键式手风琴,也称“巴扬”,其左、右侧均为钮键,右侧钮键按半音阶排列,流行于欧美的一些国家,尤以俄罗斯最为普遍; 另一种即常见的键盘式手风琴,右侧为键盘及用以改变音色的变音器,左侧为低音钮键,中间部分为风箱。演奏时用肩带挂于两肩直立于胸前,以左手推拉风箱鼓风以振动簧片发音。手风琴规格大小通常以左侧的低音钮键多少来决定,常见的有32、48、60、80、96、120倍司等。键盘式手风琴自19世纪50年代出现后,迅速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普及,在制做工艺和演奏技巧都在不断提高的同时,还涌现出大量的手风琴音乐创作。许多作曲家如柴可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都曾把手风琴用在其大型管弦乐队中。罗伊·哈里斯还写过一部手风琴协奏曲。 ☚ 风琴 曼多林 ☛ 手风琴 手风琴俄罗斯族人最喜欢的乐器,分大、小两种,大手风琴叫巴雅姆(баюн),为成年人所使用;小手风琴叫尕尔孟厮卡(гармашка),为儿童学拉手风琴时使用。手风琴的琴身为折叠式的箱形,两旁外侧按有发音键和和鸣音键,键内装有发音簧。琴体有纽和两条背带,使用时,将背带套在左右两肩,两手挟持音箱两侧的皮带,用力有节奏地伸缩,鼓风吹动发音簧,手指按动一定的发音键与和鸣键,即能奏出美妙的音乐。俄罗斯族人以手风琴进行独奏、合奏,或伴奏以配歌或配舞,几乎家家都有。 ☚ 俄罗斯俱乐部 三角琴 ☛ 手风琴accord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