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秋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中秋也称“仲秋”。相传中秋节源自于古代祭祀月神的礼仪。中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著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最为人熟悉有关中秋节起源的神话故事当属“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有十个太阳一起升空,烤焦了所有庄稼草木,使民不聊生。 后羿为救助百姓,用弓箭射下九个太阳。不料,被射落九个的太阳皆是天帝之子,天帝便十分恼怒地将后羿和妻子嫦娥贬入凡间。天后很同情后羿,把长生不老药送给他,但被嫦娥私自吞服,身体轻飘上天奔往月亮。嫦娥奔月的那天据说就是八月十五日,于是后人便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祭月。 据说中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中国人素喜以月圆象征人团圆,因此中秋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又称“团圆节”。 每当佳节,各地普遍有赏月、吃月饼、玩灯笼、赏桂花的习俗。 中秋月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