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星火计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星火计划Xīnghuǒ Jìhuà〈名〉 指国家科委于1985年5月制定的促进地方经济振兴技术开放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用科学技术武装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星火计划Xīnghuǒjìhuà国家科委于1985年5月制订的促进地方经济振兴技术开发计划的简称。该计划的目的是用科学技术武装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星火计划xīnghuǒ jìhuà一项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开发计划。1985年5月由国家科委提出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取名“星火”,喻指进入广阔农村的科学技术的星星之火将逐步形成农业现代化的燎原之势。例如:“国务院负责人最近又一次肯定了力求把科学技术引入农村和乡镇企业的‘星火计划’,认为它是促进科技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一个很好的措施。”(《人民日报》1989.8.10)“‘星火计划’的实施,不仅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推动了城乡联合、科技单位与经济单位的联合,并培养了一大批适用技术人才。”(《北京青年报》1991.4.2)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1985年5月中国国家科委制定的“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技术开发计划”的简称,是应用科学技术武装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的技术计划。在“七五”期间,开发100种适于乡镇企业的成套技术装备并组织大批量生产;建立500个技术示范性乡镇企业,短期培训100万知识青年和基层干部,在12个山区、滩涂和中低产地区进行区域性开发。 ☚ 科技12年规划 中国科技信息 ☛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Xīnghuǒ Jìhuà一项依靠科技振兴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开发计划。“星火”比喻科技的星星之火将逐步形成农村现代化的燎原之势,故称。 ☚ 星 星级 ☛ 星火计划Spark plan促进地方经济振兴技术开发计划的简称。用科学技术武装中国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长期计划。1985年5月由国家科委制订后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在“七五”期间“星火计划”的具体目标有3个: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xinghuo jihua是指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的战略性科技计划。是1985年5月22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计划》的简称。星火计划的宗旨是,把科技星火撒向广大农村,指导八亿农民依靠科技振兴农牧业,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农村发展以科技为支柱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推行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它的主要任务是: ☚ 山东会议 丰收计划 ☛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xinghuo jihua1985年5月,国家科委针对地方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力量缺乏的现象,为大力开发和推广适用配套的技术,为振兴地方经济而制订的《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科技计划的简称。是借鉴希腊之神普罗米修斯从上帝那里偷来火种播向人间的精神,把科学技术的火种播向农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取名叫“星火计划”。 ☚ 合同定购制 投资结构 ☛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以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振兴地方经济为目的的大规模科技推广计划措施。1985年试点,1986年在全国实施。宗旨是把科技“星火”送往乡镇企业,送往广大农村。“星火计划”推广投资少、科技商品化周期短的先进适用技术,具有小型化、专业化、现代化和高效化的特点。其实施既有国家安排的项目,也有省抓的项目,还有市、县抓的项目。推广“星火计划”的意义是通过这一把科技送往农村、送往地方的大规模联合行动播种科技火种,进一步加强农村的经济结构改造,提高农村科学文化水平,通过农业的发展推动我国整个现代化的发展。“星火计划”在“七五”计划期间的主要目标是:建立500个星火示范企业,开发100种适用于农村乡镇企业的成套技术装备,培训100万农村知识青年。这些目标已全部实现。“八五”期间,“星火计划”的实施是要在“七五”基础上,提高水平,扩大规模、促进联合、建立实体、完善服务,向支柱型产业、规模经营、双层经营(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3个方面倾斜,加速星火燎原。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燎原计划 ☛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中国政府于1985年批准并由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应用科学技术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在 “七五” 期间,星火计划支持的引导性项目有: ☚ 尤里卡计划 火炬计划 ☛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党中央和国务院委托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一项科技普及计划。宗旨是把科技之“星火”引向农村,引向乡镇企业,推动地方经济的振兴。1986年,全省共安排“星火计划”127项,其中国家级35项,省级92项(不包括各地市安排项目),共投资为1.37亿元。其中科技专项经费1240万元,银行贷款4840万元,承担项目的单位自筹7620万元。省科委成立了“星火计划办公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也加强了对“星火计划”的管理。经过努力,95%的项目按计划进度顺利实施,有69项开始产生经济效益,增加产值8299万元,创税利1309万元,127项全部投产后,可创年产值10亿元,税利2.1亿元,投入与产出之比为1: 7.3。此外,全年安排“星火计划”的管理和专业技术培训21项,举办培训班170期,参加培训的33230人次,还拨款20万元,加强了石门柑桔培训中心和长沙管理技术训练中心的建设。自1986年以来,随着“星火计划”的深入而全面实施,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以市场为出发点开发产品并注意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结合和以科技为支柱的市场经济观念日益增强。同时,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农村智力资源开发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还促进了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现赴基层生产第一线参加“星火计划”实施的省内依托单位500余个,各类科技人员3千余人。 ☚ 湖南省科技信息局 火炬计划 ☛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中国政府于1985年批准并由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应用科学技术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在“七五”期间,星火计划支持的引导性项目有: (1)开发100类适合于乡镇企业的成套技术装备并组织大批量生产; (2)建立500个技术示范性乡镇企业;(3)为乡镇企业短期培训100万在职知青和基层干部,使之掌握一两项本地区适用的先进技术; (4) 在12个山区、滩涂中低产地区进行区域性开发; (5)建立一批出口商品基地和副食品基地。国家通过财政拨款、银行专项贷款和少数外汇支持星火计划。星火计划只编两年计划,每年一次调整、补充、提高,使计划具有灵活性。星火计划的目标就是用科学技术引导农民建立新的产业,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农村就地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因此,它将作为一项长期规划坚持下去。 ☚ 尤里卡计划 火炬计划 ☛ 星火计划1985年由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旨在提高乡镇企业技术水平、振兴地方经济的计划。全称为《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科技计划》。其主要任务是:大面积推广国内外已有的、先进适用的技术,提供一批具有推广意义的成套技术和装备,提供科技商品化的周期短、与中小企业技术水平相适应、取得经济效益快的技术开发项目(即“短、平、快”技术开发项目)。到2000年,该计划共实施了科技示范项目十多万个,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县(市),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成功之路。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部环境的变化等需要,该计划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确定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扶持“星火龙头企业”,促进农村整体创新能力提高;通过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农业科技的环境建设,促进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形成;通过技术培训与示范,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国家组织和带动地方重点实施八大“星火科技燎原行动”:(1)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实施农业产业化行动;(2) 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目标,实施“星火龙头企业创新行动”;(3) 以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建设为重点,实施农村信息化科技行动;(4)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实施农村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示范行动;(5)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行动;(6) 以可持续发展示范为重点,实施“星火西进行动”;(7) 以技术集成和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实施“星火产业带建设行动”;(8) 以增强“星火企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实施“星火国际化行动”。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Spark Plan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促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发展的计划。星火计划的目的在于动员全国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产业部门把现代化项目、科学技术的火花引进农村,引进乡镇企业,逐步形成科学技术在农村蔓延的趋势,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 ☚ 乡镇企业 火炬计划 ☛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我国制定的促进发展地方经济的计划。我国农村改革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对于全面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乡镇企业和农村建设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科委于1985年5月提出《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科技开发计划。8月16日,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关于拟定促进地方经济的“星火计划”的请示》,指出,“星火计划”是既有现实又有长远利益的事业,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发展乡镇企业和依靠科学技术。计划提出在七五期间要抓好一批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有示范推广意义的、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短平快”项目。所谓“短、平、快”项目,是指商品化周期短,与中小企业技术水平相适应,取得经济效益快的项目。要求所开发的技术应当是“小、专、现、高”,即小型的、专业化的、现代化的、高效益的科学技术,决不搞“小、土、低”的项目。其主要引导性目标是:为乡镇每年短期培训20万农村知识青年和基层干部,使每人学会一二项本地区适用的技术;5年累计100万人。动员中央和省市研究部门开发100类适合农村的成套技术装备,并组织大批量生产。建立500个技术示范性的乡镇小企业,为他们提供全套工艺技术、管理规程、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方法和加工方法等。目标选择原则是:适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确有技术和资源优势;技术成果商品化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可在一二年内投产,5年左右收回投资,具有示范意义,能够大面积推广;优先选择可以创汇或减少进口的项目。其任务主要是:通过示范,大面积推广国内外先进适用的技术,带动农村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提供技术支持,把各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提供一批具有推广意义的成套技术和装备;建立地区培养基地,提高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计划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是:水产养殖、家禽和草食动物饲养及综合开发利用;山区土特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动植物油脂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农村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及室内配套装饰技术开发;速生林栽培及林产品综合利用;为大企业配套产品的技术开发;具有新品种、新技术、方便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小商品和旅游小商品的技术开发;开发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示范生产线,为地方中小企业和城镇企业提供技术样板;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毛皮加工、纺织新产品的开发;农房建筑和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等14个领域。计划的组织管理采取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坚持“匹配投资”、项目招标,以及促进横向联合等办法。技术开发项目分为国家级、省地县级。国家着重抓共性的技术、成套装备线,跨省、市、协作项目;地方开发项目,作为国家项目委托地方组织管理实施。为了集中经费,提高投资效益,计划实行“匹配投资”制度,即由国家、地方、企事业各负担投资的1/3,由银行监督合同的执行。对国家拨款或贷款部分待项目完成后,按不同情况要偿还20—40%的国家投资。项目失败的,风险均摊。为了扬长避短、发扬优势,开发项目原则上实行公开招标的办法。为了快见效益,计划积极支持和促进地方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星火计划”只编制两年计划,不编制长期计划,每年对计划进行一次调整、补充、改善和提高。 ☚ 二十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 三北防护林体系 ☛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国家科委在1985年5月制订的《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科技计划的简称。在“七五”计划期间开始实施。旨在把一批小型的、专业化的、高效益的、先进适用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逐步引向农村,引向乡镇企业,以推动地方经济的振兴,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其主要任务是: (1) 通过示范,大面积推广国内外已有的、先进的适用技术,带动农村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2) 通过提供技术支持,把各地的资源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 (3) 提供一批具有推广意义的成套技术和装备; (4) 提供商品化周期短、与中小企业技术水平相适应、取得经济效益快的技术开发项目 (即“短、平、快”); (5) 建立地区培养基地,提高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该计划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是: 水产养殖、家禽和草食动物饲养及综合开发利用; 山区土特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动植物油脂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 生物工程技术开发; 农村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及室内配套装饰技术开发; 速生林栽培及林产品综合利用; 为大企业配套产品的技术开发; 具有新品质、新技术、方便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用小商品和旅游小商品的技术开发; 开发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示范生产线,为地方中小企业和城镇企业提供技术样板; 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 毛皮加工、纺织新产品的开发; 农房建筑和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等14个领域。 ☚ 科技兴农 丰收计划 ☛ 星火计划Spark Program—program for the Promotion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Local Economies initiated in 1985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