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明清四大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明清四大镇

明清四大镇

即朱仙镇、汉口镇、景德镇、佛山镇的合称。随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集镇勃兴,有的超过了府城县城,与省会齐名,四大镇即其典型代表。河南朱仙镇扼水陆交通要冲,南船北马,分途于此,为中原一大商业都会。江西景德镇以产瓷闻名,时人誉为瓷都。湖北汉口镇处江、汉会合处,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南方一大商业都会。广东佛山镇为华南重要门户,工商业素称繁富,尤以铸铁闻名全国。参见“汉口镇”、“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

☚ 金牌信符   内商 ☛
明清四大镇

明清四大镇

明至清代前期闻名全国的朱仙镇、汉口镇、景德镇、佛山镇等4个商业集镇的合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明代起,商业集镇勃兴。至明代,有的集镇经济地位和人口数量超过县城、府城,甚至与省会齐名,上述四镇即其典型代表。朱仙镇位于开封城南45里的贾鲁河畔,是河南东部重要的水陆码头,江淮与西北各地物资交流的转运站。南船北马,分途于此。清乾隆 (1736—1795) 以前,该镇市街南北长12里,东西宽5里,人口20余万,是河南省最大的集镇,中原地区一大商业都会。清后期,随着贾鲁河的淤塞,朱仙镇日益衰落,其重要的商业都会的地位,被颍河中游的周口镇取代。江西景德镇所产瓷器质薄有光,色泽滋润,两宋时期已享盛誉,并因在宋真宗景德 (1004—1007) 年间上贡瓷上印有“景德”二字而得名。元代有瓷窑300余座。明朝宣德 (1426—1435) 年间,有官窑58座,民窑900座,窑的生产规模扩大。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令人夜不能寝,被人戏称为“雷电镇”,成为全国闻名瓷业中心,人称瓷都。清朝,瓷窑3000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成为有100万人口的大镇。所产运销全国,兼及海外。佛山镇,原为广州附近的一个小集镇。宋朝开始以铸铁业发迹,闻名全国。明朝景泰 (1450—1456) 年间,铸铁业的生产规模超过北方铁业中心遵化。所产铁锅驰名中外,是明清时期一大出口产品。铁丝、铁钉也享盛名。其丝织业、商业及一些小手工业也很繁荣。明朝中期有1万余家。清雍正 (1723—1735) 年间达10余万户。乾隆、嘉庆 (1736—1820) 时期,大街小巷共有622条,成为岭南的一大都会。汉口镇位于江汉汇合处,水陆交通方便,为九省通衢,云、贵、川、湘、桂、粤、秦、豫、皖、苏、赣、鄂等省货物多于此地转输,在宋代,已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清乾隆初年,以盐、当、米、木、花布、药材六行最大。淮盐由此销往川、湘、鄂、豫、赣等省,川、鄂、湘等省的粮食由此运至江、浙。到嘉庆年间,汉口已发展为湖北省最繁华之地,民户20余万。上述四镇中,以汉口发展最快,成为华中地区一大商业都会。

☚ 七科谪   佣金 ☛
000106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