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流离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形容生活困苦,四处流浪。颠沛:穷困,受挫折。流离:流徙离散。 [出处] 《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宋·楼钥《攻媿集·上蒋参政书》:“颠沛流离,而叫呼攀援于门下。”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冰心《(自然·生活·哲理)序》:“唐代诗圣杜甫在他《春望》一诗中,所写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只是因为作者生活在唐代颠沛流离的乱世,他自己‘感时’‘恨别’……这都是很自然的。” ❷ 作谓语。鲁迅《通信》:“我所感到悲哀的,是有几个同我来的学生,至今还找不到学校进,还在颠沛流离。” [附条] “流离颠沛”。郑振铎《桂公塘》。 [同义] 流离失所 离乡背井 [反义] 安居乐业 [辨误] 沛,右边不是五笔,是四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