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明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名誉;明喻◉ 名誉mínɡyù 明喻又称直喻、 显比。 比喻之一。 比较明显地打比方。常用 “象”、“如”、“似”、“犹”、“若”、“象……一样”、 “如……一般”、 “象……似的” 等比喻词联结本体和喻体, 表示相似关系。 如 “黄河和汶河又恰似两条飘舞的彩绸, 正由两只看不见的大手在耍着; 那连绵不断的大小山岭, 却又象许多条龙灯一齐滚舞。”“桦树林呀,犹如古代兵将守边陲。”也可以省略喻词,采用并列对举形式。“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 参见 “比喻”。 明喻 明喻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且用“象”、“仿佛”、“恰似”等作喻词,明确表示本体和喻体之间是相类似的关系的一种比喻格。又称“直喻”。明喻所使用的喻词有:“象”、“如象”、“好象”、“仿佛”、“犹如”、“象……一般”、“……似的”。如朱自清《温州的踪迹·绿》:“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 远望去,象 一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 譬喻格 直喻 ☛ 明喻 明喻比喻的一种。指本体、喻体、比喻词三者同时出现的比喻。明喻中出现的比喻词有“如”“若”“犹”“似”等。 如“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庄子·养生主》);“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骤马”(《韩非子·五蠹》);“潮似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 ☚ 比喻 隐喻 ☛ 明喻比喻事物与被比喻事物同时出现,中间用“如”、“犹”、“若”、“似”、“比”等喻词连结。亦称“直喻”。其形式是“甲如同乙”。如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比喻 比喻比(比况;比拟;比方;比仿;比并;比譬;比类;比例;打比;仪比;称比;打比方) 喻(设~;暗~;直~;辟喻;引~;拟喻;称喻) 方 况(以古~今) 譬(譬喻;譬谕;设譬;取譬) 拟(拟伦;拟质;拟谕) 辟 皆 谕 指儗 另见:比较 模仿 举例 ☚ 比喻、假设 讽喻 ☛ 说出 说出说下 ☚ 说的方式 没有说完 ☛ 明喻 明喻mingyu比喻的一种。本体、喻体、喻词三要素都出现,且喻词为“像、如、似、好像、仿佛、犹如、有如、……似的、像……似的、……一样、像……一样、如……一般”之类表示两事物相像的词语。例如:“光阴似箭”“月光如水”,“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 比喻 隐喻 ☛ 明喻 明喻比喻辞格的一种。通常用 “像、好像、如、如同、似的”等比喻词联结本体和喻体的比喻。其特点是比较明快、显豁,具有直接描写的作用。从句法上看,明喻主要分为主谓型和修饰型两种。主谓型如:“这暗示,像一团迷云,在她的脑海里不断地扩大着,弥漫着,压住了她的幻想和激奋。”(峻青 《党员登记表》)主语由本体 “这暗示” 充当,宾语由 “一团迷云” 这个喻体充当,比喻词“像”充当谓语中心语。修饰型如:“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果子。”(峻青 《秋色赋》)喻体“一颗颗红玛瑙”和比喻词“似的”构成比况短语充当定语,修饰本体 “果子”。修饰型明喻,也有比况短语充当状语的,如: “话声未完,她就一阵风似的跑开了。”(《红岩》)喻体 “一阵风”与喻词 “似的”构成比况短语充当 “跑开” 的状语。明喻的比喻词可分为单用和双用。在单用的比喻词中,“像、就像、很像、正像、好像、好比、像是”等 “像” 组比喻词较为口语化; “如、正如、有如、犹如、譬如、宛如、如同”等 “如”组比喻词书面语体的色彩较浓; “似、好似、恰似”等 “似”组比喻词书面语体的色彩也较浓,常用于文学作品; “若、犹、仿佛、俨然、宛然” 等“若”组比喻词,书面语体色彩最浓,一般只出现在书面语句中。复用的比喻词常见的有 “像……似的”、“像……一样”、“像……一般”、“跟……似的”、“仿佛……似的”、“如同……一样” 等。 ☚ 比喻 隐喻 ☛ 明喻 明喻修辞手法之一。是比喻的一种。即明显的比喻。也称直喻。表明比喻和被比喻的相似关系。这种比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同时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如、似、若、好象、恰似、好比、一样、如同、仿佛、与……似的,等等。明喻将抽象事物形象化,使人感到明快、生动。 ☚ 比喻 暗喻 ☛ 明喻ming yusimile 明喻simil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