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綸 > 昆布 昆布 kūnbù 昆布药名。出 《吴普本草》。又名纶布、海昆布。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Aresch.或翅藻科植物鹅掌菜Ecklonia kuromeOkam.等的叶状体。产山东、辽宁、浙江等地。咸,寒。入肝、胃、肾经。消痰,软坚,行水。治瘿瘤,瘰疬,慢性气管炎,噎膈,水肿,脚气,睾丸肿痛。煎服: 6~12g。反甘草。海带富含多糖类成分藻胶酸和昆布素,还含甘露醇,无机盐(碘、钙、钴、氟、钾等),海带氨酸,肉豆蔻酸,亚油酸,胡萝卜素,多糖及多种维生素等。碘可以纠正因缺碘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不足,亦能抑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海带氨酸具有降压作用。昆布素有清除血脂作用。昆布中成分可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辐射等。 昆布Ecklonia kurome Okam.,又称鹅掌菜、五掌菜、黑菜。褐藻门,翅藻科,昆布属。暖温带性海藻。常长于有机质较丰富的大干潮线附近的礁石上。生活史中具明显的不等世代交替。孢子体大型,长可达1 m以上,革质,褐色,分化为“叶片”、柄、固着器3部分。“叶片”中部厚,两侧羽状分裂,裂片边缘具粗锯齿,无中肋,表面稍有皱纹。柄圆柱形,近叶片处渐压扁。基部固着器由二叉分枝的假根组成。藻体的表皮层具色素体,成熟时在“叶片”表面形成游动孢子囊。藻体富含碘、甘露醇、海带素、氨基酸、维生素等,为营养丰富的食用海藻。又可药用,治瘰疬、热症、便血等症。 昆布俗称鹅掌菜。褐藻门,游孢子纲,翅藻科。藻体深褐色,高30~100 cm。藻体由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固着器叉状分枝,附着在岩石上;柄圆柱形,近叶片部渐扁平;叶片厚而宽,呈羽状,边缘具粗锯齿,表面有褶皱。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沿海,日本和朝鲜半岛沿岸也产。可供食用和药用。具软坚散结、消肿利水之功效。每100 g含褐藻酸25.6 g、甘露醇7.2 g、粗蛋白10.0 g、钾5.0 g、碘0.3 g,尚含维生素等。 昆布kūn bù《本草纲目》草部第19卷昆布(33)。药名。 【基原】为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裙带菜的叶状体。 【别名】纶布(《吴普本草》),海昆布(《山东中药》)。 【性味】咸,寒。 ❶《吴普本草》:“酸咸,寒,无毒。” ❷《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 ❶《要药分剂》:“入胃经。” ❷《本草再新》:“入脾经。” 【功用主治】软坚,行水。治瘰疬,瘿瘤,噎膈,水肿,睾丸肿痛,带下。 ❶《别录》:“主十二种水肿,瘦瘤聚结气,瘘疮。” ❷《药性论》:“利水道,去面肿,去恶疮鼠瘘。” ❸《本草拾遗》:“主颓卵肿。” ❹崔禹锡《食经》:“治九瘘风热,热瘅,手脚疼痹,以生啖之益人。” ❺《本草通玄》:“主噎膈。” ❻姚可成《食物本草》:“裙带菜,主女人赤白带下,男子精泄梦遗。” ❼《玉楸药解》:“泄水去湿,破积软坚。”“清热利水,治气臌水胀,瘰疬瘿瘤,𤻊疝恶疮,与海藻、海带同功。” ❽《现代实用中药》:“治水肿,淋疾,湿性脚气。又治甲状腺肿,慢性气管炎,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分半至三分;或入丸、散。 【宜忌】脾胃虚寒蕴湿者忌服。 ❶《食疗本草》:“下气,久服瘦人。” ❷《品汇精要》:“妊娠亦不可服。” ❸《医学入门》:“胃虚者慎服。” 【成分】海带与昆布含碘较高。海带含褐藻酸(alginic acid又名海藻酸、藻胶酸、藻元酸)、褐藻素(algin,褐藻酸的钠盐)、褐藻多糖硫酸酯(PS,其钠盐为藻酸双酯钠,简称PSS)、褐藻淀粉(Laminarin,又称昆布素、昆布糖、海带淀粉,其硫酸酯为LS)、褐藻氨酸(Laminine,又称藻氨酸、海带氨酸)、褐藻酸丙二酯、甘露醇、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以及钠、钾、钙、铁、镁、锰、铬、磷、硒、氟和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等。昆布的成分与海带相似,也含褐藻酸类化合物及钙、铁、蛋白质、脂肪等。 【药理】 ❶对甲状腺的作用:其作用是由于所含的碘、碘化物引起的。昆布可用来纠正由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不足,同时也可以暂时抑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新陈代谢率而减轻症状,但不能持久,可作手术前的准备。碘化物进入组织及血液后,尚能促进病理产物如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并能使病态的组织崩溃和溶解,故对活动性肺结核一般不用。 ❷降压:海带氨酸(Laminine)具有降压作用,海带氨酸单枸橼酸盐对麻醉兔静脉注射,可使血压短暂下降,此作用不被阿托品阻断;在体及体外试验中,它都能抑制心跳振幅,但不影响心跳频率。 ❸平喘镇咳:海带根粗提取液对豚鼠有平喘作用(组织胺法),对大鼠、猫有一定的镇咳作用。 ❹其他:海藻昆布流浸膏对感染血吸虫尾蚴的家兔,有保护作用(煎剂无效)。小鼠口服海藻、昆布及全蝎、蜈蚣等之复方(化癌丹)煎剂,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昆布素对大鼠的网状肉瘤IRE(腹水型)则并无影响。昆布素为多糖类,其低程度的硫酸化物(每一葡萄糖单位含0.62硫酸根)与肝素相似,有清除血脂作用,但无显著的抗血凝作用,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从L.Cloustoni中提得的硫酸昆布素M,静脉注射(人)后清除血脂、增加脂蛋白之电泳能力、改变脂蛋白之分布情况皆与肝素相似,唯持续时间较短(4~6小时)。海带中提取的藻胶酸钠,对动物股动脉之出血,有止血作用。给予中毒量可使动物运动减少、侧卧甚至昏迷而死。其他作用参见“海藻”条。 昆布kūnbù中药名。出《吴普本草》。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或翅藻科植物鹅掌菜Ecklonia kurome Okam. 等的叶状体。产于山东、辽宁等地。咸, 寒。入肝、胃、肾经。软坚散结, 消痰利水。治瘿瘤、瘰疬、水肿、脚气、睾丸肿痛,煎服: 6 ~12 克。海带含藻胶酸、昆布素等多糖类, 还含甘露醇, 无机盐(碘、钙、钴、氟、钾等), 海带氨酸,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 及胡萝卜素等。可以纠正因缺碘所致之甲状腺机能不足。海带氨酸具有降压作用。昆布素有降低血脂作用。 
昆布 昆布 昆布昆布,又名纶布、海昆布。始载于《吴普本草》。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 或翅藻科植物鹅掌菜Ecklonia kurome Okam.等的叶状体。主产于山东、辽宁、浙江等省。 本品味咸,性寒。归肝、胃经。功能软坚散结,行水消痰。主治瘿瘤、瘰疬、噎膈、腹中痞块、睾丸肿痛、脚气水肿等证。用于瘿气结核,累累肿硬,《太平圣惠方》取单味昆布,研末为散布包,于好醋中浸过,口含咽津,觉药味尽则再含同前; 亦可配海藻研末,炼蜜为丸服。治瘿瘤初起,或肿或硬而未破者,《外科正宗》海藻玉壶丸,以本品与海藻、甘草、贝母、半夏、青皮、川芎、连翘等同用。若用于瘰疬病,本品常与牡蛎、元参、贝母、夏枯草等药同用。治膈气噎塞,食咽困难者,用昆布配杵头糠研末,生百合捣汁加蜂蜜煎膏为丸含咽,如《圣济总录》昆布丸。清、沈金鳌云: 昆布消坚,诚为要品。曾用此配茯苓、当归、白术、陈皮、半夏等煎服以治梅核膈、有效。治腹中痞块、癥癖,常与鳖甲、牡蛎、三棱、莪术、穿山甲等散痞消积药配用。治睾丸肿痛,常配荔枝核、小茴香、青皮、制香附等温肝破气药同用。疗脚气水肿,可配车前子、大腹皮、木瓜、防己等利水消肿之品。又《食疗本草》谓昆布: “久服瘦人”。近有以本品供作动脉硬化、血脂过多的体胖患者食疗之用,对治疗有一定帮助。煎服,5~10g。脾虚便溏及孕妇忌服。 实验研究: 本品含藻胶酸、昆布素、半乳聚糖等多糖类,海带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等氨基酸、甘露醇、维生素B1、B2、C、P及胡萝卜素,碘、钾、钙、铁等无机盐。由于含碘和碘化物,可用以纠正因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不足; 海带氨酸有降压作用,对小肠、支气管等平滑肌有解痉、松弛作用。降压作用除因含有海带氨酸外,尚与含较多量的钾盐有关,当高血压患者摄食含有较多钾盐的昆布,同时限制食盐的食用,就有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海带根经水提醇沉及阴、阳离子树脂处理后的中性部位,具降压作用,是由于α-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外周血管扩张及心率减慢的结果,心率减慢则是由于β受体抑制及迷走神经兴奋的结果。昆布素的硫酸化物有肝素样作用,能清除血脂,改善动物饮食性高胆固醇血症,并延长血凝时间。藻胶酸和海带氨酸亦有降低动物血胆固醇的作用。因尚含有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如藻胶酸及硫酸多糖,故能增加肠的蠕动,促进大便排出,同时能吸附食物中的胆固醇,阻止其吸收入血。 藻胶酸钠溶液在消化道内形成薄膜,附着覆盖于胃、食管粘膜表面,防御胃液侵蚀,抑制溃疡和糜烂部位粘膜组织的破坏和出血; 还能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并能增加纤维蛋白聚合速率,这些作用随藻胶酸钠的分子量增大,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强。 ☚ 海藻 黄药子 ☛
昆布 昆布本品为昆布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或翅藻科植物昆布Ecklonia kurome okam,的干燥叶状体。夏、秋两季系收,晒干。 昆布为太阴人药。功能为消痰软坚,利水。主要用于太阴人中消证。常与《东医寿世保元》清心莲子汤加本品治中消证。本品利水作用比海藻弱。常用量5~15g。 ☚ 海带 桦木 ☛ 昆布kun bu【医学】kelp 昆布海藻名。唐代渤海国区内的著名特产之一,为时俗所贵。盛产于南京南海府(今朝鲜咸镜南、北道一带)。史载叶如手大,紫赤色(一说黄黑色),与海带同类,比海带细(一说即海带),“绳把索之如卷麻”。既可食用,亦可入药,故渤海国常以其作为贡品,献于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