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时务文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时务文体 时务文体指主要由梁启超从1896年起开创的一种中国报章文体,特别是报章政论文体。由于这种文体起于《时务报》(1896—1898),因而称“时务文体”。《时务报》上的主要篇幅是新闻性材料,政论篇幅并不多,但由于后者崭新的文体和磅礴雄壮的气势,回肠荡气的语感,使得“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梁启超《本馆第100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1901年)这种文体的特点是:(一)内容上切中时弊,有感而发。(二)形式上有较大的自由,通俗易晓。(三)语言上杂采新事物之新名词术语乃至民间口语入文,远较古文活泼丰富;风格上具有民族特点,显示了开阔的气概和雄浑的力量。(四)这种文体推翻了当时作为士大夫的进身之阶的八股文式,突破了统治文坛的桐城派、阳湖派的绳尺,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但是,这种文体尚没有完全改变文言文的面貌,最多是一种半文半白的文字。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种文体成为我国报章的一般面目。就这种文体的形成、发展而言,《时务报》并不是它的成熟期。它开始于《时务报》,经过梁启超办的《清议报》(1898—1901),在他办《新民丛报》时期(1902—1907)才趋于成熟。 ☚ 民国暂行报律 癸丑报灾 ☛ 时务文体 时务文体指主要由梁启超从1896年起开创的一种中国报章文体,特别是报章政论文体。由于这种文体起于《时务报》(1896—1898),因而称“时务文体”。《时务报》上的主要篇幅是新闻性材料,政论篇幅并不多,但由于后者崭新的文体和磅礴雄壮的气势、肠荡气的语感,使得“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梁启超《本馆第100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1901年)这种文体的特点是:(一)内容上切中时弊,有感而发。(二)形式上有较大的自由,通俗易晓。(三)语言上杂采新事物之新名词术语乃至民间口语入文,远较古文活泼丰富;风格上具有民族特点,显示了开阔的气概和雄浑的力量。(四)这种文体推翻了当时作为士大夫的进身之阶的八股文式,突破了统治文坛的桐城派、阳湖派的绳尺,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但是,这种文体尚没有完全改变文言文的面貌,最多是一种半文半白的文字。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种文体成为我国报章的一般面目。就这种文体的形成、发展而言,《时务报》并不是它的成熟期。它开始于《时务报》,经过梁启超办的《清议报》(1898—1901 ),在他办《新民丛报》时期(1902—1907)臻于成熟。当时又称“新民体”,报界一时竞相仿效。黄遵宪评价道:“《清议报》胜《时务报》远矣。今日《新民丛报》又胜《清议报》百倍矣。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黄公度致饮冰主人书》,1902年4月) ☚ 时代日报 时务日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