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甘肃经济
旧中国的甘肃城乡经济基本陷入了崩溃的局面:耕地锐减,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急剧衰退,到1949年全省粮食总产只有205万吨,亩产50多公斤;工业经济长期停滞,甘肃近代机器工业从19世纪80年代创办,发展到1949年,也只有80家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的小工厂和近千家小手工业作坊,工业固定资产2281万元,主要产品10多种,全部工业总产值仅1.3亿元。全省交通状况极为落后,唯一的一条铁路宝鸡天(水)段在我省境内仅有50.4公里,且处于很少通车的状态;公路通车里程只有3 000多公里,邮政设施和邮电事业的应用极为有限,许多地县、乡村面临着既不通车、也不通邮的困境。20多万人口的省城兰州, 民房破旧不堪, 城市建筑面积不足200万平方米,最大的建筑物西北大厦、三爱堂等仅仅是座三层小楼。市场萧条,物价飞涨,中小商店纷纷倒闭,1949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额只有1. 65亿元。在此情况下,人民生活极为窘迫,因生活无着而自杀者屡见不鲜。全省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几乎是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