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国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杨国忠?—756唐权相。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本名钊,杨贵妃堂兄。自幼饮酒好赌,为宗党所鄙。遂发愤从军,得新都尉,迁参军。天宝初年,因杨贵妃得宠,擢授监察御史,升侍御史,赐名国忠。不一年,身兼十五使职。恃其权势,连兴大狱,诛杀数百家。两次发动对南诏的战争,前后丧师二十万。天宝十一年(752年)李林甫死,他代为右相,兼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专判度支,身兼四十余使。朝中机务,皆责成胥吏。选任官吏都在私宅暗定。公行贿赂,势倾朝野。曾多次向玄宗面陈安禄山必反情状,安禄山遂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诛杨国忠为名,举兵反。哥舒翰至潼关,守险不攻,他催促速战,致唐军大败,随玄宗仓惶出逃。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被军士所杀。 杨国忠 杨国忠? ~756唐玄宗贵妃杨玉环堂兄。本名杨钊。蒲州永乐 (今山西永济) 人。其父杨珣。则天朝幸臣张易之为杨国忠之舅。杨国忠少时,饮酒赌博,品行不好,为宗族亲党所鄙。发愤从军,渐迁至金吾卫兵曹参军 杨贵妃有宠,擢杨国忠为监察御史。深结李林甫,平步青云,迁检校度支员外郎、侍御史等十五使,天宝十一年 (752),李林甫死,杨国忠代其为右相,兼文部尚书、集贤院大学士、监修国史等职,专制度支、吏部,结党营私,贿赂公行,淫纵不法。既得权柄,穷追李林甫不法事,破其家。玄宗以其功封卫国公。时安禄山恩宠特深,手握重兵,阴有异志,杨国忠想将其制服,屡次于玄宗之前,陈说安禄山悖逆情事,玄宗不相信。杨国忠派门客刺探安禄山的隐情,杀其在京城的耳目,想激怒安禄山,取信于皇帝。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恐为杨国忠所图,遂举兵反叛。哥舒翰守潼关,杨国忠害怕其兵危害自己,虽迫哥舒翰出战,结果兵败,潼关失守,玄宗率百官及后宫仓忙奔蜀 至马嵬驿,军士饥饿愤怒,大将陈玄礼恐军乱,鼓动军士杀杨国忠,以泄其怨愤,正值此时,吐蕃和好使在驿门拦住杨国忠诉事,军士大呼: 杨国忠与蕃人谋叛,斩其首。其妻裴柔自杀。五子皆被诛。玄宗被迫赐杨贵妃自尽。 ☚ 薛崇暕 吴凑 ☛ 杨国忠?—756唐代权臣。本名钊。天宝初因堂妹杨贵妃故为玄宗宠信,赐名国忠,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曾任御史等职,后身兼十五使职,聚敛民财,权倾内外。李林甫死后代为右相,兼领四十余职,结党营私、卖官鬻爵,与安禄山相倾轧。后安禄山以“奉密旨讨国忠”为名反叛,他随玄宗逃蜀,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被士兵所杀。 杨国忠?~756唐代官吏。初名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杨贵妃堂兄。天宝初年,因贵妃为玄宗宠,由监察御史升侍御史等职。赐名国忠。后官至右相。安禄山叛乱后,随玄宗逃蜀,途中被士兵杀死。 杨国忠?—756唐朝权臣。本名钊,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乃玄宗贵妃杨玉环堂兄。天宝初,杨贵妃得宠,国忠因此由监察御史,升侍御史,赐名国忠。旋,兼领十五余使,权势日盛。荐鲜于仲通、李宓两次伐南诏,于中原地区大肆征兵,征战中丧师二十余万,国忠隐其败状,以捷书上闻。李林甫卒,代为右相,兼吏部尚书,又兼领四十余使。专判度支、吏部,结党营私,货赂公行。为巩固权势,与安禄山之矛盾日深。后安禄山叛,及哥舒翰守潼关,诸将皆以为守乃上策,不利出战;国忠以翰持兵在外,恐其图己,迫翰出战。翰出战被擒。潼关不守,国忠与玄宗仓皇奔蜀,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为士卒所杀。 杨国忠?—756初名杨钊。唐权臣。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杨玉环堂兄。少时饮酒赌博,行为不端。天宝初,因玉环为玄宗所宠,他由监察御史升侍御史等职,赐名国忠,身兼十五职,权倾内外。两次出兵攻南诏,丧师二十万。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林甫死,遂代为右相,兼领四十余使,又专制度支、吏部,结党营私,贿赂公行,淫纵不法,选任官吏都在私第暗定。十五年,安禄山为他所逼,以“讨国忠”为名,起叛乱。他随玄宗逃蜀,在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为士兵所杀。 杨国忠?—756本名钊。唐蒲州永乐(山西永济)人。杨贵妃堂兄,玄宗改其名为国忠。少嗜赌好酒,不学无行。天宝初,因贵妃得宠,任侍御史等职,与宰相林甫勾结,陷害政敌,危害太子。天宝七年(748)擢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专判度支,权势日盛,遂与李林甫争权交恶。荐鲜于仲通、李宓两次进攻南诏,均全军覆没,丧师二十万,兵役赋税沉重, 国困民穷,举国不安,大败之后,反以捷书上奏。十一年,代李林甫为相,兼吏部尚书,领四十余使,权倾朝野,胡作非为。为取悦人心,破坏选举制度,不问愚贤,年资深者一概补官。又广纳贿赂,结党营私,生活极其奢侈。与安禄山争宠,屡言禄山必反,安起兵即以诛国忠为名。猜忌驻守潼关的大将哥舒翰,劝玄宗令翰出战,使潼关失守。又劝玄宗幸蜀,随驾行至马嵬驿(陕西兴平)被士兵杀死。(参考图278)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