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桑品种mulberry varieties of Japan日本桑品种资源丰富,江户末期已有柳田、市平等50多个品种。明治、大正年间,优良桑品种有一之赖、改良鼠返、剑持、十文字、大岛桑、白芽鲁桑、改良鲁桑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育成的品种有新一之濑、南盛、胜寒、浅雪、深雪、耐雪、厚叶绿、不知雪、盛风、新剑持、常丰等,80年代初共有桑品种1 000多个。主要桑品种及其性状如下: 一之濑 是山梨县一之濑益吉从栽培的鼠返桑园中选育而成,属白桑系,栽培面积较广,1975年占日本桑园总面积的54.9%,枝条粗长而直,皮色青灰,节间较密,冬芽三角形淡褐色,副芽少,叶片较小,深绿色,裂叶,叶面平滑有光泽,开雌花,椹小而多,紫黑色,是晚生中熟品种,发条数较多,生长势旺,对桑黄化型萎缩病和细菌性黑枯病抗抵力弱。 改良鼠返 明治40年(1907年)熊本县隈府町从鼠返的袋接苗中选拔出来的优良品种,属白桑系,日本各地均有分布,以东部较多,1975年占日本桑园总面积的25%,枝条细长而直,皮色青灰白,节间较密,冬芽三角形钝头,淡褐色,副芽少,叶片小,叶表面深绿色,平滑而有光泽,春季裂叶与不裂叶混生,秋季通常四裂。开雄花,亦有少数雌花。是中生桑,发芽势齐,发条数多,秋叶硬化迟,叶质较好,易感桑细菌性黑枯病和桑黄化型萎缩病。 剑持 明治43年(1910年)从野生桑中选出,属山桑系。1975年,剑持的栽培面积占日本桑园总面积的4.2%,枝条粗细中等,皮色紫褐、节间较长,冬芽三角形、深棕褐色。裂叶,通常3~5裂,枝条下部间有不裂,叶面微糙、色深绿有光泽,开雌花、椹多,成熟时呈紫褐色,是晚生早熟品种。适于小蚕用桑。发条数较多,产叶量高。发根强,扦插易成活,抗桑细菌性黑枯病和褐斑病强,易感桑黄化型萎缩病,抗寒性强。 新一之濑 是日本农林水产省蚕丝试验场1967年,由一之濑×国桑21号(长沼×司桑)的杂交组合中选出,属白桑系。由于枝条不易倒伏,适合机械收获,是当前推广的一个主要桑品种,枝条稍粗而直,通常有纵痕沟出现,皮色灰白,节间密,生长势强,冬芽三角形钝头或短圆锥形,淡黄色,叶长卵形,大小中等,裂叶同不裂叶混生,深绿色,叶面平滑有光泽,硬化较迟。开雄花,有极少雌花。发芽势齐,发芽率较高,产叶量高,叶质优良,耐肥,抗倒伏,不耐旱,易感桑黄化型萎缩病和桑细菌性黑枯病及胴枯病。 南盛 日本农林水产省蚕丝试验场1976年由改良一之濑×国桑21号杂交组合中选出育成,属白桑系。枝条细长,直立性,灰褐色,冬芽卵圆形,赤褐色,裂叶,通常2~4裂,深绿色有光泽,雌雄花同株,雄花多,雌花少,椹紫黑色,是中生桑,发芽率较高,发芽性能强,发条数多,产叶量较高,抗黄化型萎缩病中等,抗胴枯病弱,宜养成低、中干树型。适宜条桑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