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占
即从太阳的形象来占验人事的占星术。古人认为“日者,众阳之精,内明元黄,五色无主,以象人君”(京房《易传》)。太阳如果明亮,就表明国君施政“有道”,天下就太平昌盛;相反如果暗淡无光,就表明国君统治“无道”,便要亡国。由于人们肉眼能观察到的太阳变化以日食为常见。因此对日食的解释就成为日占最主要的内容。据统计,两汉时期史有记载的日食共142次(其中全食56,偏食24,环食46,全环食14,无食2),平均三年即发生一次。时人认为“日者德也”,“故曰日食修德”(《汉书·天文志》)。当时皇帝因日食而修德的做法是:(1)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表示悔过;(2)令百寮各修其职,奉遵法度,惠慈元元,惇任仁人,退远残贼;(3)博采广谋,诏臣下言得失,靡有所讳;(4)延见公卿群臣,令举直言极谏、贤良方正、至孝、有道、惇朴逊让、茂才等;(5)将日食归咎于某人,斥罢其官职;(6)遣使循行天下,存问百姓,赈贷贫民,察举冤狱。另外还有某些特殊性措施。其次,太阳发生黑子,人的肉眼也可以观察到,所以这也成为日占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