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既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既望殷、周曆以陰曆每月十五、十六日至二十二、二十三日爲既望。後來稱農曆十五爲望,望後日爲既望。孔臧《蓼蟲賦》:“季夏既望,暑往涼還。” 既望古历法的专用名词。其说有二:(一) 据王国维《观堂集林·生霸死霸考》,殷周时以阳历十五、十六至二十二、二十三日为既望。《尚书·召诰》:“惟二月既望。” (二) 后世以阳历每月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宋苏轼《苏轼文集》一《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既望;冀望◉ 既望jìwànɡ 书 名 望日的次日,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例〉唯二月~/ 壬戌之秋,七月~,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既望jì wàng〖名词〗 既望指农历每月的十六日。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称农历各日 称农历各日一日:朔(朔日) 吉(初吉) 旦(旦日)上日 合朔 ☚ 日 称各天 ☛ 既望jì wàng殷周以阴历每月十五、十六日至二十二、二十三日为既望。后世以阴历每月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温病条辨 · 王叙》:“嘉庆十有七年壮月既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