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红枣
最早产于无棣的水湾、庞集、柳堡、佘家,小王等村,是由野生酸枣树自然汰选、人工培育而成,已有500多年载培史,《无棣县志》就曾有过关于“明嘉靖收枣粮”的记载。无棣红枣以金丝小枣为主。这种小枣又分普通型和倒卵、鸡心、大果、长圆、小圆、圆脆、小梨等多种类型,色泽红亮,皮薄肉厚,半干的果实可拉出绵绵金丝,柔蜜甘甜,是与乐陵金丝小枣异地同类的优良品种,以同种名称享誉国际市场。此外,无棣红枣还有躺枣、木枣、冬枣、弓枣、酸枣、婆枣、铃枣、无核枣等品种,也都质地优良,一般含糖量在70—80%左右,比苹果高两倍,并含有维生素A、B、G、E以及铁、钙、磷、脂肪和丰富的蛋白质。既可作美味食用,又可入药防治高血压、血管硬化和肝脏疾患。随着生产的发展,无棣红枣不仅以干果投放国内和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市场,还越来越多地被加工成枣脯、蜜枣、枣蓉、熏枣等枣制品,行销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