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雨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雨霁

 

何景明


 断雨悬深壁,余雷震远空。苍林横落日,碧涧下残虹。万井波光静,千家树色同。何因共朋好,归咏舞雩风。

 
 这是一篇写景咏怀的佳作。虽然只题作“雨霁”,而未说明是什么样的雨。但从写景中读者可以断定,那是春夏之际的雷阵雨。它来势迅猛,去得也很快。雷声还没有消失,雨脚就已停止,太阳出现在西方,虹彩出现在东方……,这是一场使人快意的雷阵雨。
 “断雨悬深壁,余雷震远空。”这是雨霁最初的情景,只能持续一小会儿。能写这难写的刹那之意,妙在用了“断”、“余”、“悬”、“震”这四个动词。“断雨”的造语特别出奇,盖雨脚刚收,天下已经没有雨了,但檐间、树下尤其是山崖,雨还在滴。“断雨悬深壁”写的就是阵雨形成的积水难收的视觉现象。“余雷”一句则妙于捕捉住转瞬即逝的听觉现象,阵雨是随着风向而移动着的,“余雷震远空”说明雨已经下到远方去了。这种佳句,一靠诗人灵感,二靠清景启迪。不是闭门向壁造得出来的。
 “苍林横落日,碧涧下残虹”。这是雨霁的第二轮景象。诗句系倒装。“横”、“下”二字捕写日光、彩虹,亦见推敲精当。阵雨后天空没有了乌云,落日斜照青苍的树林。于是对面天空出现了一弯虹彩,其下垂的一端似乎直入碧涧,象要吸饮涧水的一条神龙。(“横”即斜也。)
 “万井波光静,千家树色同”。这两句从野外写到市井。“静”、“同”二字,是句中之眼,均能暗示出一些题前之景,言外之意。此时“万井波光静”,正见雨来时市井中大大小小的水池并不静。那时几乎都大水翻盆。只有雨霁之后,才平定下来,水面齐井口高。才出现“万井波光静”的宜人之景。“千家树色同”,则见雨前各处植物深浅程度不同。而经过一番大雨冲刷,全都呈现一片光闪闪的新绿,方才有“千家树色同”的怡目之感。在以上六句所写的雨霁美景的感召下,即使感觉迟纯的人,也会生出些亲近大自然的情绪吧!
 “何因共朋好,归咏舞雩风。”这两句就抒写诗人由清景迷人而产生皈依自然的情绪。《论语·先进》载孔子请侍坐弟子各言其志。曾晰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所谓“舞雩”指鲁国祭天求雨场所(一说为女巫祭天求雨之舞)。孔子对他的这番话非常赞赏。当诗人面对雨霁清景陶然神往之际,他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曾晰那番话,感到一种与古代圣贤情志相追随的会心的愉快。
 这首五律在结构上完全打破了起承转合的程式,前六句紧扣题面写景,末二句以溢思作波。自是兴引笔随,东坡云:“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此诗正见作者捷才。
转晴

转晴

开晴 开天
由阴暗转为明朗:开晦 云消雾散 云开雾散 云开雾释 云消雾荡 云彻雾卷 云收雾敛 云开雾敛 云消雾释 云开雾释 雾散云消 雾散云开 雾散云披 雾收云卷 雾廓云开 雾卷霞开 雾撤云销 敛云收雾 云开日出 云开见天 云消阴散 阴消云散 烟开雾敛 霞披雾消
雨后或雪后转晴:霁(开霁;风止雨~)
雨后转晴:余丽 雨霁 雨散(雨散云收)雨后天晴 雨过天青 雨歇云清 雨过天晴
彩虹消失,雨后天晴:虹消雨霁 虹销雨霁
由阴雨转晴:放晴
阴雨后刚晴:初晴 新晴 嫩晴 新霁初霁
日出雨止,天气放晴:阳雯
雨雪停止,天气放晴:霁止 光风霁月 风光霁月 温风霁月
风雨停止,天气晴朗:雨散云收 云收雨散
雪止天晴:雪晴 霁雪 雪止放晴
略微转晴:微晴 淡晴
和暖放晴:和霁
雨停云散的样子:
(由阴天转为晴天:转晴)

☚ 天晴   晴朗 ☛
000009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