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旅次(泊)景空寺宿幽上人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旅次(泊)景空寺宿幽上人院 旅次(泊)景空寺宿幽上人院
这首诗约作于贞元十四年(798年)夏诗人自符离赴浮梁而移家洛阳途中。《秋江晚泊》 及 《将之饶州江浦夜泊》均作于是时,《伤远行赋》 中的 “投山馆以寓宿”,可能即指此。本诗写出了劳苦奔波中偶来尘外佛寺的身心感受。 “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开篇即点出景空寺远离世喧、僻处山野的特点。“人境”,即世俗世界。陶渊明曰:“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而这里则是心远地亦偏,更彻底些。“寺门”“向山”,寺门的向背,亦象征着人心的取舍,即息心尘缘,心性静寂。 中间两联,写旅宿山寺从暮到夜的所见景象,“暮钟”、“秋雨”,“寒鸟”、“病僧”,“月隐云树”、“萤飞廊宇”,凡诸意象,皆于幽寒、枯淡、静寂之中见一 “空” 字,是禅境的形象体现。人到此境中,自然尘念俱消,妄心顿灭。 “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这是诗人旅宿佛寺的感受。“花界”,即佛地,指景空寺。《华严经》曰: “佛土生五色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心颜”,指心与身两者。投宿佛寺,可以使身心俱受洗礼而得清净。在尘世奔波劳顿、神形憔悴之时,能使浮生有一宿之安宁,这是何等难得,又是何等的精神享受啊。“暂得”,见出只有这花界之夜的特定环境才能使心颜俱静,到明朝登途时,又要陷入“人境”的辛苦与烦恼之中。着一“幸”字,表达当时内心的满足与欣喜。对诗人来说,真可谓是花界一宿值千金啊! 这首诗,虽未多说禅言妙理,但真切地表达了世俗中人在长期辛苦劳碌中偶宿清静佛寺所得到的亲切的心身感受,同时也揭示了佛教对于净化人心、解脱众生烦恼的巨大魅力。 ☚ 赠别宣上人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贬官已来出处之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