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施浪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施浪诏古地方政权名。唐初*六诏之一。与浪穹诏、邆赕诏一起,史称“三浪诏”。734—737年(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诏主施望欠联合邆赕诏咩罗皮,反抗南诏*皮逻阁的兼并战争,被南诏击败并兼并。《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一三《云南总叙》注:“施浪诏,今浪穹县蒙次河山之地”,同书卷一一七浪穹县莲花山注:“蒙次和山……六诏时,施浪诏居此两山下,亦曰蒙此和村”。其地在今云南洱源县治东北四十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凤凰台、白沙井等施浪诏时的遗迹,至今犹存。 施浪诏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六诏之一。施望欠为王,曾与邆赕诏王咩罗皮同伐南诏王蒙归义(皮逻阁),战败,退保牟苴和城(今邓川县城东北青索乡,又名史郎川)。南诏复进兵,部众溃,仅率家族之半,西走永昌(今云南保山市)。初闻蒙归义军于兰沧江东,以为必取永昌,不能相容。望欠无计可施,有女名遗南,以美著称,遂遣使献于蒙归义求和,许之。望欠渡兰沧江,终于蒙舍诏(一说渡江时溺死)。当在牟苴和城初败时,其弟施望千北走吐蕃,立为王,归于剑川,聚众数万。子千傍。孙傍罗颠时,南诏兵破剑川,尽获其部落卒众。脱身走泸水(金沙江)北。后子孙均在吐蕃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