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施利芬计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施利芬计划 施利芬计划Shilifen jihua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实施的战略计划, 由前总参谋长施利芬伯爵于1905年制定,故名。施里芬是闪电战理论的创始人,主张以优势兵力袭敌于不备, 围而歼之, 速战速决。针对在未来战争中德国将面临与法、俄两线作战的情况,他主张, 首先在西线迅速打垮法国, 然后再全力打击俄国。其作战计划是:在东线用少量部队顶住俄国,集中兵力于西线; 因瑞士地形复杂, 不适宜大部队快速运动, 德军右翼应穿越地势坦荡的比利时, 以镰形攻势包抄到法军的正面防御阵地的后面,攻占巴黎后,将法军围歼在德、法、瑞边境。然后, 转向东线。1906年小毛奇继任总参谋长后, 对施利芬计划做了部分变动, 加强了西线左翼和东线的兵力, 削弱了西线进攻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 由于德军在马恩河战役失利, 施利芬计划破产。 ☚ 萨拉热窝事件 马恩河战役 ☛ 施利芬计划德军总参谋部1905年制定的对法国和俄国两线作战的战略计划。由总参谋长施利芬制定,故名。认为俄国无力援助法国,因此,采取“先西后东”的战略,即以主力首先打败法国,尔后集中力量打击俄国。设想6个星期内击败法国后,移兵东线对俄作战。1906年施利芬考虑英国可能参战,对计划作了某些修改。施利芬计划的中心思想是在战争中迅速地各个击破敌人,它是以后“闪击战”战略构想的基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