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暑旱苦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暑旱苦热》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注释】 ①屠: 杀。这里指减灭、消除。②固: 本来。③河汉: 天河。④昆仑: 昆仑山。⑤蓬莱: 渤海中三神山之一。

【诗大意】 清风无力将这酷暑的炎热消除,落日又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山顶之上总不肯落下。人们本来就害怕江海会枯竭,老天难道就不怜惜天河会被耗干吗?昆仑山的高处有长年的积雪,遥远的蓬莱仙岛上有久贮的寒气。可是我不能手提着天下到那里去避暑,怎忍心独自到那里去遨游呢!

【赏析】 北宋气魄最大的诗人当数王令,而最能代表王令雄奇诗风的诗篇莫如这首 《暑旱苦热》。这首诗,以宏大的气魄、瑰奇的想象,描写暑天的炎热和大旱,寄寓了诗人兼济天下的宏大抱负。

诗的开头两句“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便从炎热写起。吴牛喘月,热气弥漫,唯有清风可使人间凉爽,而在这暑季的炎日里,清风已无力将热气吹散;此时的落日却又好似有意助纣为虐,像长出了翅膀一样在山顶迟迟不肯落下。这里的“屠”字用得别致。清风之于热气,只能吹拂,而诗人偏偏借用这个富有力度、暗含狠意的“屠”字,以发泄自己对暑热的忿恨之情。“落日着翅”想象奇特,“飞上山”则把人们因天热而嫌太阳不肯下山的心态写活了。接下去“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两句写由炎热而引起的大旱。不从正面着笔,而从侧面衬托,先写人们的恐惧,继之便向苍天质问。在诗人看来,炎热和大旱也许不久将会使江海枯竭,人们已惶惶不可终日,而主宰万物的上苍,难道就不怜惜天河会被耗干吗?这质问,似发泄不平,又似感叹无奈,恰与前面“屠”字所透出的感情一致。

以上四句,诗人将人间和天上相对,从清风写到落日,从江海写到天河,从人们的惶恐写到诗人对苍天的怨忿,以大胆夸张的笔法描绘、渲染暑天炎热和大旱的情状,为下面借此抒写诗人的怀抱做好了铺垫。

苍天之力虽大,但毕竟有它鞭长莫及的所在。在那万仞之高的昆仑山上,不是有长年的积雪吗?在那遥远的蓬莱仙岛,不是有千古遗留下来的寒气吗?在那里,没有酷暑,没有炎热,没有干旱,有的只是清爽的凉风和消暑的寒意。这难得的清凉世界,正是诗人向往的地方。那么诗人何不去遨游一番呢? 然而,诗人于诗的末尾两句答道: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表白了自己的胸襟。自己不能把天下提在手中去那清凉世界,又怎么忍心眼看着天下苦热而独自享受那世外的凉爽呢?

“浩歌不敢儿女声”(《赠慎东美伯筠》)。王令作诗喜欢使用“大句”,即气魄宏壮的语句,如: “谁能倒长江,奔泻暂西倾” (《蕲江道中》),“长星作彗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偶闻有感》),“终当力捲沧溟水,来作人间十日霖”(《龙池二首》)等。在这首《暑旱苦热》中,诗人恨不能手提天下去脚踏昆仑之巅,去遨游蓬莱仙境,气魄之大,更为惊人。皮日休曾称赞李白 “五岳为辞锋,四海作胸臆” (《七爱诗》),王令这首《暑旱苦热》气魄之大比李白有过之而无不及。难怪王令敢嘲笑李白说:“欲将独立跨万世,笑诮李白为痴儿” (《赠慎东美伯筠》)。

这首诗语气惊人,但绝不是声嘶力竭的喊叫,也不是空泛地河汉其词,而是有着诗人博大胸怀的表露和充沛激情的喷涌。王令少有大志,深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曾在诗中写道:“须将兼济为吾事,若只诚身亦吾羞!”(《秋日偶成》)这首《暑旱苦热》也正是诗人这种“兼济为吾事”宏大志向的体现。因此,这首诗不仅“骨气老苍”,而且“识度高远” (刘克庄《后村诗话》),能令人“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 (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暑旱苦热》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暑旱苦热》

王 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 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 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 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 何忍身去游其间。

王令胸怀济世大志,虽身处贫困,常思有以拯济天下之人。这首《暑旱苦热》,本因苦热而发,但诗中所表现的是天下人之苦热。即或有清凉世界,如果不能提携天下人同往,自己也便不忍独游其间。这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襟抱负,正是他所承受的儒家思想的可贵之处。

诗的开头说:“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写清风本应能够驱热,此刻却无力驱除暑热;太阳能够助热,此刻却应落不落。这两句中“屠”字用得新奇,“屠”字本意为屠杀,也可引申为消灭。“着翅”一词,用得生动。落日本来无翅,“着翅”上山,显其不肯降落。这是诗人自铸新词的例子。“屠”字以示对暑热憎恨之深,“着翅上山”以示盼望日早落山之切。三四两句:“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诗人从人间忧惧江海之枯竭,联想到天上也该怜惜河汉的将干。暑旱虽烈,未必能使江海都竭,但人们却有这种心情。河汉也未必能干涸,但上天应得为河汉之将干而担忧。前句用实写,后句是想象。笔墨开阔,寄情深挚。这两句用人意推测天心,以天人对照,显示天心之不可理解,与人意不同,正见诗人驰想之高远。第五六两句:“昆仑之山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诗人由名山想到仙岛。第三四句是渲染暑旱的严重,这五六两句则是写追寻清凉的紧迫心情。诗人想到昆仑山上有的是积雪,那里可能是凉爽宜人。蓬莱仙岛在虚无缥缈的海雾中间,那里可能留有寒气。诗人用“积雪”以示昆仑之高大雄伟,所以有终年不化的积雪。用“遗寒”以示蓬莱是神话中传说的仙岛,那里远隔人间,或者有不曾为暑热所驱逐而遗留下来的寒意。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两处该是清凉世界,也是他所向往的地方。

结尾两句:“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紧承“昆仑”两句,表现了作者甘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情操。作者表白,虽有这样清凉的世界,但当天下人都在苦热之时,如果不能和天下人共同前往,自己也便不忍独游其间。诗人自恨不能拯天下人脱离火坑,也就不愿独自一个人去避暑追凉了。诗人这种要把整个世界提在手里的胸怀气魄和深厚的情谊,是和他的另一首诗作《暑热思风》里的“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可以互相印证。他的终极关切是兼济天下,在这篇诗中正是表白了他这种情操和思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15:34